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圳金融業有望 釋放萬億級信貸規模

  • 發佈時間:2015-06-26 07:35:21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6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該草案借鑒國際經驗,刪除了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並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記者昨日採訪我市權威人士獲悉,存貸比“紅線”放開,理論上可為深圳銀行業釋放近萬億元的信貸規模。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沈勇

  深圳金融業存貸比長期貼“紅線”運作

  “深圳銀行業富於創新,經營意識活躍,加上深圳實體經濟體量龐大,資金需求一直比較旺盛,因此深圳銀行業存貸比基本是貼近75%的‘紅線’運作的。”市金融辦副主任肖志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他談到,銀行業的運作,防風險是重要一環,監管部門出於穩健經營的考慮,設置存貸比“紅線”,是有效的選擇。“然而隨著銀行業接受市場經濟洗禮,加上在目前積極穩健貨幣政策的背景下,銀行需要實現資産的結構性優化,實體經濟也需要吸收更多的信貸資金,以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可以説此時取消存貸比‘紅線’是適當的時機。”

  記者查詢我市金融數據了解到,截至2014年末,深圳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貸款餘額分別約3.74萬億元和2.7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0%和13.1%,不良貸款率低於全國平均水準。按這一口徑計算,深圳金融機構存貸比約為74.6%。

  “深圳金融業存貸比一直處於較高,甚至接近75%上限的水準,也高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準。”肖志家告訴記者,如果按去年我市存款餘額3.74萬億元水準計算,取消75%存貸比的上限,理論上可為實體經濟新增信貸規模近萬億。“深圳銀行業有望充分用足、用好新政策,為我市實體經濟帶來更強勁的輸血效應。”

  銀行信貸“緊箍咒”有望放鬆

  “在《商業銀行法》實施之初,存貸比可以説是一項簡單並且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 暨南大學特區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代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但近20年以來,我國金融市場有了極大發展,股市、基金、黃金、信託、網際網路金融等投資渠道快速發展,存貸比監管的弊端日益顯現。

  作為一項監管指標,存貸比一直是銀行不敢逾越的雷區,由此導致銀行出現了存款衝時點、違規攬儲、金融掮客等亂象。尤其在網際網路金融、股市火爆的背景下,存款逃離銀行的趨勢已難以逆轉。“一味地強化存貸比考核,只會使銀行在信貸規模和方向上更加謹小慎微,不利於向實體經濟輸血。因此放開銀行業‘緊箍咒’,可使商業銀行更好適應市場規則。” 代明説。

  銀監會近日公佈的季度監管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末全國銀行業的貸存比為65.67%,較上季度末上升0.58個百分點。雖然與75%的法定限額仍有一定距離,但部分貸款投放機構的實際放貸能力確實受到限制。

  “在上市銀行中,便有10家銀行存貸比超70%,其中中信、民生和北京更是短期突破75%。因此,取消存貸比對中小銀行來説有更明顯的利好,因為這些中小銀行的小微、消費信貸的比率高於國有大行。”融360創始人兼CEO葉大清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指出。

  有利於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

  取消存貸比“紅線”,將更有利於中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這一點已經成為業界共識。

  融360理財分析師張懿望指出,取消存貸比“紅線”對於降低實體經濟、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效果甚至要好于降準和降息,因而未來降息、降準的壓力減緩;但另一方面來看,取消存貸比直接刺激了銀行的放貸衝動,也可能導致過剩産能等低效資金需求獲取更多貸款,從某種程度上增加風險。

  對於銀行信貸投放是否會大幅增加,銀率網分析師認為,存貸比考核取消,短期內令銀行信貸投放大幅增加的概率不大,不必擔心造成流動性過剩。“經過上輪改革後的發展,銀行業的經營漸趨成熟。” 銀率網分析師介紹,5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87.52萬億元,同比增長14.0%,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8510億元,同比少增281億元,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依然謹慎,並沒有因為寬鬆的貨幣政策而顯著擴大投放規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