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時報:美國正在尋找應對中國崛起的“B方案”

  • 發佈時間:2015-06-26 06:45: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舞伴、朋友、夥伴、夫妻、對手、敵人、友敵……對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最近幾年世界的評論家和媒體提出過許許多多的關鍵詞。25日,《産經新聞》又提出一個詞:融合。該報認為,剛剛結束的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美中兩個政治經濟大國強化了“融合”的色彩。報道稱,在中美對立的問題上,中國方面始終貫徹“原則性立場”,面對美國要求中國停止南海造島、島嶼軍事化以及停止攻擊美國網路等,中國方面顯示出“堅決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只回答美國稱“南海人工島還有一些燈塔要完工”,以及否認參與攻擊美國網路。中方在台灣、西藏問題上也沒有讓步。將這些對立點放置一邊推進合作關係被稱為“新型大國關係”,這可以説是完全按照中國的步伐在推進對話。

  “尋找應對中國崛起的‘B方案’。”25日,英國《金融時報》則通過這樣的棱鏡審視當下美國與中國的關係。該報援引華盛頓智庫曼斯菲爾德基金會負責人季浩豐的話説,“過去35年、五屆政府關於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的共識被如此嚴重地瓦解,以至於我們已經對美中政策的根本基礎失去信心,所以人們開始尋找新路徑”。報道稱,在為華盛頓更大範圍的辯論定下基調的前政府官員、分析師及智庫中,對“B方案”的尋找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其中最最引人注目的是前美國駐印度大使布萊克威爾與前國務院官員泰利斯撰寫的一份報告。除呼籲美國保持對中國的軍事“優勢”外,他們還試探性提出動用冷戰期間遏制蘇聯時使用的一些經濟工具對付中國。他們呼籲大幅收緊對中國的技術出口,尤其是那些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技術,並呼籲締結故意將中國排除在外的區域貿易協定。

  “世界不需要這樣的B計劃。”德國學者梅斯奈爾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從尼克松訪華以來,美國乃至西方對中國的政策主流是對華接觸,而中國現在也已融入西方推動的全球化體系之中,且從未露出要破壞這種體系的傾向。

  “1945年,愛因斯坦曾説,‘原子釋放的能量改變了一切,除了我們的思維方式。’過去70年裏,愛因斯坦的評論經常讓我們意識到,在一個深刻變化的世界裏批評過時的世界觀。”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站刊文稱,對美中而言,曾經是共同的敵人構成兩國關係緩和的戰略基礎,但那個年代一去不復返了。快速變化的國內和全球現實,要求華盛頓和北京重新闡述和追求兩國關係的大重疊部分。文章説,本輪戰略與經濟對話,以及9月的習奧會,為開始重拾美中關係的共同核心提供了及時的機會。

  【環球時報報駐美國、德國、日本、南韓特派特約記者 李博雅 青木 李珍 李大明 環球時報記者 曲翔宇 崔傑通 汪析 柳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