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化粧品或掀“降價潮” 代購行業利潤將被壓縮
- 發佈時間:2015-06-26 00:3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6月26日電(種卿)23日,進口化粧品品牌雅詩蘭黛宣佈7月1日起旗下眾多品牌將下調部分明星産品的建議零售價格,最大降幅達到23%。這也是自上月財政部宣佈降低護膚品進口關稅以來,首個明確給出降價時間表的進口化粧品品牌。而在此之前,包括歐萊雅、資生堂和南韓愛茉莉等多個國際品牌也表示將要降低在華産品售價,進口化粧品或將就此掀起一輪“降價潮”。
進口化粧品或將掀起降價潮
財政部5月25日發佈通知,自6月1日起,我國對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在內的14種日用品下調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50%。其中,進口護膚品關稅暫定稅率從5%調整為2%。
在護膚品進口關稅正式下調後,擁有赫蓮娜、蘭蔻和植村秀等知名彩粧品牌的歐萊雅在次日就表示,將要下調部分進口商品價格;隨後,包括資生堂和南韓愛茉莉在內的多家外資化粧品集團也紛紛表示,對中國政府降低關稅的舉措表示支援,並將調整在華市場售價。
而在此前並未作出降價表態的雅詩蘭黛,卻在23日率先公佈了對旗下品牌部分明星産品的降價時間表和具體降幅。
據了解,此次降價品牌囊括了雅詩蘭黛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所有護膚彩粧品牌,包括雅詩蘭黛、倩碧、海藍之謎、悅木之源、MAC、BOBBI BROWN和男士護膚品牌Lab Series。其中,雅詩蘭黛明星産品包括小棕瓶家族降價幅度最多高達14%;倩碧三部曲降價幅度達13%,全套售價635元,較降價前下調了95元;悅木之源暢銷明星産品韋博士靈芝煥能精華素50ml下調價格200元,降幅達23%;高端護膚品海藍之謎精華面霜60ml,價格將下調300元,降幅約11%。
對此,聯縱智達諮詢集團創始人何慕向中新網財經頻道記者表示,雅詩蘭黛等品牌的調價行為,必將會掀起一波“降價潮”。從多方面看這都是一件好事,首先,對消費者來説節省了支出;其次,降價趨勢蔓延也有助於消費回流;同時,對企業來説,外資品牌公司可以用親民的價格,贏得更高的顧客忠誠度,而國內同行也將迎來市場機遇。
“放低身段”是大勢所趨
自歐美高端化粧品進入中國,一直保持“高姿態”的經營模式。黃金地段選址、明星廣告宣傳以及讓人瞠目的高價沿襲至今,即使是在2013年中國下調護膚品關稅時,幾乎所有的外資品牌也不為所動,仍堅持將售價提高了5%~30%。
“尤其是歐美的大牌化粧品公司,對海外市場的反應速度比較慢,本土化意識也不強烈,加之近幾年網際網路電商的衝擊,處境愈發艱難”何慕表示。
事實上,在2014年多家進口高端化粧品公司就遭遇到了業績“滑鐵盧”。財報顯示,2014 年歐萊雅在中國全年銷售總額 143 億元,同比增長 7.7%。儘管仍保持增長,但卻是歐萊雅過去 14 年來銷售增幅首次跌出兩位數。
無獨有偶,雅詩蘭黛近兩年的銷售額增速也跌進個位數,數據顯示,2014年雅詩蘭黛中國市場凈銷售額為30.4億美元,較上年僅增長1%。
來自貝恩諮詢的《2014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或許能揭示其業績走低的原因。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較2013年下降了1%。與之相對應的是,當年在全球奢侈品市場,中國內地消費者的奢侈品消費上漲9%,消費總規模約佔全球奢侈品市場份額的30%。
可見,內地消費者不再青睞中國市場上一貫“高冷”的外資品牌,而更加願意從境外購買高端化粧品或者奢侈品,去海外購買和代購越來越成為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的主流渠道,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資品牌在華的市場業績。
“外資品牌終於意識到,初入中國市場時的定價策略已經到了該調整的時候。”在何慕看來,“高高在上”的定價本身就不合理,也不可能長久,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以及國民出境購物愈發便利,讓很多消費者疏遠了“專櫃”,這對品牌本身也是一種傷害。
部分産品與港價差不足百元
隨著降稅等促消費措施的逐步顯效,以及外資化粧品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戰略調整,國內進口化粧品與香港、南韓等海外價差將縮小。
以雅詩蘭黛15ml小棕瓶眼霜為例,國內專櫃售價為560元人民幣,香港專櫃售價500港幣,約合400元人民幣。如果國內專櫃小棕瓶的降價幅度達到14%,那麼國內與香港價差將從160元縮小至82元,降幅高達50%。
在本輪調價中,降價幅度最大的單品要數悅木之源的韋博士靈芝煥能精華素,現價880元50ml的産品將在下月起降至680元。中新網財經記者查詢其在香港官網的售價為760港幣,約合人民幣609元,陸港差價縮減至70元左右,國內專櫃價格競爭力陡增。
一位剛剛在國內專櫃購買了這款産品的李小姐向中新網記者表示:“之前也考慮過代購,但算上郵費跟國內價格也差不多了,另外就是物流過程增加了等待時間和風險。”同時,她也表示,這款産品7月再降200元就基本與香港售價同步,以後肯定就在國內專櫃買了。
代購行業:生意越來越“難做”
眾所週知,現下“如火如荼”的海外代購産業,正是憑藉“價差”活躍起來的。貝恩諮詢的報告顯示,預計2014年中國高端化粧品代購市場規模將達到300-350億元。
不過,隨著進口化粧品國內專櫃價格愈發“親民”,免稅店和海外代購曾經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
從事免稅店代購的肖小姐向中新網財經記者表示,做化粧品代購生意已經5年,競爭程度比剛入行時激烈了許多,物美價廉的貨源都需要“搶”。為了爭取更多客戶,利潤只能逐步走低。
“單看主做的資生堂化粧品,大陸和香港地區價格差異還是有的”,另一位專做香港化粧品代購的淘寶店主小徐告訴記者,該品牌在港對大客戶有優惠,但如果內地降價落實,生意肯定是越來難做。”
被問及會否壓縮利潤來應對降價,小徐表示,比起免稅店代購有貨源限制,香港專櫃代購的優勢就在於充足和優質的貨源,利潤本身就不高,只能是在銷量還不錯的産品上,再壓縮點利潤空間。
針對外資化粧品在華定價的差別化,何慕認為,如果用前瞻的眼光看待市場,未來中國進口化粧品價格或將與全球市場同步,到那時,代購産業就成了階段性産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