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等26類食品 今年被列為監測重點
- 發佈時間:2015-06-25 10:44:00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4日,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面,去年該中心對26種1026份食品中7812項次化學污染物、有害物質和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監測項目進行監測,今年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正處於採樣和檢驗過程中。據市疾控中心介紹,今年將繼續對大米、肉及肉製品、面製品、水産品、蔬菜、乳製品、食用油及食品包裝材料等進行重點監測,相關數據也將報送政府部門,為中山食品安全決策服務。
常規與專項監測涵蓋26類食品
中山是廣東省內最早成為食品污染物監測網點的5個地區之一。2008年市疾控中心成為廣東省兩家食品安全監測檢測合作實驗室之一。自2010年起,市疾控中心連續承擔省、市食品安全監測工作任務,建立和完善了市—鎮—村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三級網路體系。
據了解,近3年來市疾控中心在中山的集貿市場、超市、餐飲店,抽取各類食品樣品8500份,開展近73000項次的檢測。今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將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和近年監測結果以及食品安全熱點問題,採用常規監測與專項監測相結合的形式。
其中,常規監測由鎮區防保所完成24個鎮區的樣品採抽樣工作,主要針對消費量大、流通廣的食品和中山近年監測出現的不合格食品。專項監測工作由市疾控中心完成,主要針對近年食品安全的熱點問題和特色食品進行採樣,常規與專項監測共包括26類食品。
三家哨點醫院監測食源性疾病
據市疾控中心公共衛生與食品衛生科副科長郭艷介紹,目前主要針對超市、零售店、農貿市場、餐飲單位和學校食堂等主要的食品消費場所進行監測,監測的食品種類涵蓋了米及米製品、面及面製品、肉及肉製品、水産品、蔬菜水果等老百姓日常消費量較大、安全風險較高的食品,監測項目包括金屬元素、有機污染物、真菌毒素、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禁用藥物、非食用物質以及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等。
而監測食品種類與監測項目的確定則會根據每年的食品安全熱點、往年監測發現的風險等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監測的結果將進一步進行數據分析和評估,為食品安全各環節的監管提供理論依據。
另外,食源性疾病監測作為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一部分,市疾控中心根據廣東省的方案也同步建立了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系統。在市內定點的三家哨點監測醫院——中山市人民醫院、中山市博愛醫院和中山市坦洲醫院,對懷疑由進食引起的病例進行主動監測,並對識別的聚集性事件進行現場流行病學調查,以確定相關的危險因素並提出有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南方日報訊 (記者/鄧泳秋 通訊員/陳子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