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類或導致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發佈時間:2015-06-24 01:30:2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園園

  史德拉海牛——很多科學家聽到這個名字都如雷貫耳。1741年探險家維塔斯·白令率領的科考團隊在白令島附近首次發現這種海洋哺乳動物。然而,僅僅27年後,這一物種永久地消失了。

  不幸的是,在幾個世紀以來消失的脊椎動物中,史德拉海牛可能只是上千分之一。近日,一項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目前脊椎動物的滅絕速度比正常情況快114倍,人類或已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

  114倍,這個數字很保守

  快114倍,這一驚人的數字只是保守估測結果。

  去年杜克大學生物學家斯圖爾特·皮姆也發表研究警告人類已經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其研究結果是:目前的物種滅絕速度比正常情況快1000倍。

  上世紀90年代,美國著名古生物學家理查德·利基提出了“第六次大滅絕”的概念。此後20多年中,這種説法一直飽受爭議。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劉俊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人類加快了物種滅絕速度,這在科學界是公認的。但是它算不算大滅絕?“科學家發現有這種趨勢,但依然很難斷定。”

  該研究報告認為:“科學家多次指出地球生物正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期,其依據就是目前物種滅絕速度明顯超過了自然滅絕速度。之前的估計由於可能會高估滅絕危機的嚴重性而飽受批評。”

  為了避免這種高估,最新研究使用非常保守的假設對脊椎動物的滅絕速度進行了估測。首先,將自然滅絕速度提高到以往研究採用數值的兩倍——每過100年每10000個物種中就會有2種哺乳動物滅絕。

  其次,採用非常嚴苛的標準來評估目前脊椎動物的滅絕速度,並採用了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非常保守估計,只考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滅絕”的物種;一種是保守估計,只考慮被列為“滅絕”“野外滅絕”或“可能滅絕”的物種。

  在這樣保守的估測下,物種滅絕速度依然是自然滅絕速度的8到100倍。該報告強調,這種計算很可能會低估物種滅絕危機的嚴重性,“我們的目標是給出人類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下限值”。

  100多年,見證大部分物種滅絕

  “物種滅絕在自然狀態下也會發生,因為物種也是有生有死的。”劉俊説。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説明,目前的物種滅絕速度遠遠高於人類出現之前的自然滅絕速度。

  以大洋洲的熱帶島嶼為例,在人類定居後約2000年的時間裏,多達1800種鳥類已經消失了,其證據大多可以在近幾十年發現的半化石殘骸中找到。脊椎動物滅絕的書面證據可以追溯到16世紀:17世紀消失的渡渡鳥、18世紀消失的史德拉海牛、19世紀消失的羅格裏德斯巨龜等等都有大量確鑿記錄。

  報告指出,西元1500年以來338種脊椎動物已經滅絕,另有279種被列為“野外滅絕”或“可能滅絕”,總共涉及617種脊椎動物。其中大多數是在過去的114年中滅絕的,也就是1900年以後滅絕的。

  “過去一個世紀滅絕的物種數量,按照自然滅絕速度,需要800到10000年才會消失。”報告顯示,在自然情況下,1900年以來應該有9種脊椎動物滅絕,然而按照保守估測,另有468種脊椎動物也滅絕了。這468種脊椎動物中包括69種大型哺乳動物,80種鳥類,24種爬行動物,146種兩棲動物,158種魚類。

  這一令人震驚的估測結果並未考慮種群層面的滅絕。但報告強調,即使是那些目前並未瀕臨滅絕的物種,它們的種群在各個地區的消失也十分頻繁、廣泛,其損失甚至超出了物種層面的滅絕。“種群層面的滅絕可以看作物種滅絕的前奏。”

  3代人,“生態福利”最後期限

  儘管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仍面臨爭議,科學家還是再次敲響了警鐘。

  該研究認為,地球45億年曆史中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正在進行時:“無可爭議的是,證據表明目前的物種滅絕速度在人類歷史中是沒有先例的,在地球歷史中也是極其罕見的。人類社會已經開始加速毀滅其他物種,並開啟6500萬年以來無可比擬的生物大滅絕時期。”

  如果物種滅絕的加速趨勢保持不變,最快在三代人之間,人類享受的大多數生態系統服務——從大自然中免費獲得的一切福利——將被剝奪。一個很小的例子是,再也沒有蜜蜂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莊稼、果樹進行授粉。

  “對於人類社會而言,這種損失將是永久性的,因為在過去的物種大滅絕中,生物多樣性需要幾千甚至幾百萬年才能逐漸恢復。”報告稱。

  劉俊告訴記者,在地球經歷的前五次物種大滅絕中,二疊紀末期和白堊紀末期分別有99%和90%以上的物種遭遇滅絕。“地球的生命系統經過漫長的時間可以逐漸復蘇,但是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涉及人類自身的生存。”

  力挽狂瀾並非沒有可能。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生態學和動物學學者傑拉爾多·切巴洛斯撰文指出,人類依然有時間避免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造成的悲劇性結果,因為這次大滅絕是人為造成的。“人類需要控制人口增長、減少社會不平等、更有效率地利用自然資源,同時減少破壞物種的棲息地、過度漁獵、污染環境以及其他造成物種滅絕的因素。”

  “人類是唯一有能力拯救其他瀕危動物的物種,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拯救它們也是人類自我救贖的唯一途徑。”傑拉爾多·切巴洛斯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