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雷達防空到戰略預警

  • 發佈時間:2015-06-23 01:31:3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關注軍校教改

  □ 夏效生

  不換腦子就換人,誰有本事誰有位

  轉型,意味著凝聚學院幾代人智慧、心血和汗水的辦學體制要被打破,一些單位撤降並改,一大批教員面臨轉崗。

  “不換腦子就換人,誰有本事誰有位。”空軍預警學院黨委迅速組織全院官兵深入開展科學理念大討論,引導官兵講團結,比奉獻,認清調整改革的重大意義。廣大教員以嶄新的視角審視部隊對新型作戰力量人才培養的需求,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轉型變革之中。

  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精品課程《低空雷達原理與維修》課程負責人王紅教授,把雷達裝備探測新型目標的挑戰當機遇。將“臨近空間高超聲速目標和低慢小目標的檢測跟蹤技術研究”作為主攻方向,潛心研究和實踐的“快樂教學法”用於崗位任職教育和研究生課堂教學後,受到學員的普遍歡迎。

  電路與系統教研室轉型後人數減半,教研室主任張金林帶領大家按新格局向新領域衝刺,教員能力素質大大提高。文職教員陳果當初只能上實驗課程,轉型中不斷“強筋壯骨”,獨立把難懂的《高頻電子線路》等課程講的風生水起。如今,該教研室75%的教員能獨立完成兩門以上的課程授課。

  空軍級專家楊瑞娟教授面臨“從防空情報傳輸”向“某預警資訊傳輸”轉型,在應急機動作戰通信上深入開展科研攻關,掌握了相關領域的核心技術。

  為駿馬配好鞍,欲窮千里更奮蹄

  近年來,該院引進了66名戰略預警相關領域急需人才,選送了52名教員到科研院所跟蹤裝備研製,組建了5支戰略預警骨幹裝備新型教學科研團隊,有效改善了學院新型人才建設短板。該院領導還多次趕赴北京、上海等地拜訪了34名院士,聘請28名院士為客座教授。

  前些年,獲悉中科院王成良博士在某前沿領域頗有造詣,該院把他特招入伍,全力支援他的科研工作。王成良不辱使命,緊緊圍繞空天預警領域的前沿課題不懈努力,前年被任命為某預警研究室主任。

  2011年,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的陳新博士被該院作為特殊人才引進。陳新長期從事資訊安全領域研究,他帶領同事著手開展“軍用雲計算技術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如今,通過與國內軟硬體綜合實力最強的企業深度合作,該實驗室已擴建為某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室,在全軍尚屬首家。

  科技舞臺的搭建,使高層次預警人才有了盡展才能的舞臺。目前,該院擁有5個國家、軍隊重點學科,3個軍隊重點實驗室,這些先進的辦學資源,成為青年才俊成長成才的“堅強後盾”。

  按未來戰場需求,設置學科專業

  該院由傳統的“雷達防空預警”向“戰略預警體系”轉型,這是一次質的跨越。

  該院領導帶領專家教授深入科研院所和部隊調查研究,構建了與戰略預警新型作戰力量相適應的學科專業佈局。按“突出資訊化,強化大預警”的發展戰略,運用戰略管理方法構建預警指揮、預警情報等多個專業門類為主體的新型學科專業群,使學院真正成為戰略預警體系的人才培養基地、科技創新基地和文化建設基地。

  2012年,“戰略預警學”首次被列入軍隊2110重點學科建設領域。某預警實驗室閆世強教授深入中科院、科研院所,跑遍了大漠戈壁的邊關哨所、試驗基地調研論證,研製了某數據分析與挖掘系統以及某一體化作戰倣真平臺,開設了20多門戰略預警專題講座進軍隊高校課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學科體系。

  陳蓓教授對轉型面臨的能力挑戰感觸更深。“電子對抗”專業建設之初可謂阻力重重,舉步維艱。近年來,歷經山重水復終於迎來了柳暗花明,如今已拓展到“電子對抗指揮與工程”等5個學科專業,涵蓋了制勝未來空戰的能力要素。

  為加快新型作戰力量人才培養的步伐,該院組建了某預警實驗室和某預警理論研究中心,初步構建起面向戰略預警體系、面向空天預警作戰使用、面向雷達關鍵技術的三足鼎立高水準實驗群。某預警實驗室被評為軍隊重點實驗室,為戰略預警新型作戰力量打造了“預實踐”平臺,為部隊輸送了900多名“種子人才”,為戰略預警新質戰鬥力生成提供了先期支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