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平均工資背後的數據統計意義
- 發佈時間:2015-06-19 05:32:45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此次發佈的年平均工資數據表明,在總體工資水準有所增長的基礎上,某些領域出現一些積極變化。關注平均工資背後的問題,必須有針對性地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通過財政、稅收、金融等杠桿,改進和完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控制和縮小收入差距,並在整體上提高居民收入在GDP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4年各省份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引發社會關注。其中不乏質疑的聲音,認為多數人被少數人平均的數據沒有意義。
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是一項納入制度、定時公佈的常規統計內容,在經濟進入新常態、收入增速有可能放緩、縮小收入差距依然任重道遠的背景下,關注工資數據並提出一些質疑,不僅可以理解,而且實屬正常。對於這個問題,更應該關注和思考的是數據背後的現象與本質。
國家統計局此次發佈的年平均工資數據,既包括總平均工資的絕對數和增長速度,又包括東中西及東北地區以及國民經濟各大行業門類的數據,也在非私營單位部分列明瞭不同登記註冊類型單位的數據。同時,還單獨發佈了依據91萬家規模以上(或限額以上、有資質等級等)企業統計的不同崗位的平均工資數據。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在總體工資水準有所增長的基礎上,某些領域也出現一些積極變化。比如,私營單位增速快於非私營單位,行業差距和崗位差距略有縮小等。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忽視收入分配領域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工資收入差距總體上依然較大。分四大區域看,無論非私營單位還是私營單位,只有東部地區高於平均水準;分不同崗位看,只有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兩類高於平均水準。以上情況表明,工資收入的偏態分佈狀況依然嚴重,這也正是很多人感嘆“被平均”、“拖後腿”的主要原因。
二是存在差距繼續擴大的潛在風險。非私營單位中,平均工資絕對水準低於東部地區和全國平均水準的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其增速也低於東部地區,相當於或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特別是絕對水準最低的東北地區,增速也是最低的。同時,非私營單位的19個行業門類中,絕對水準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的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等行業的增速也都低於全國平均水準。這種狀況如果持續下去,勢必出現“低的更低”的局面。
三是非私營單位工資增速持續低於經濟增速。2013年,我國GDP增速為7.7%,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實際增速為7.3%;2014年,GDP增速為7.4%,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實際增速為7.1%。對絕大多數城鎮居民而言,工資仍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如果這樣一個龐大群體的工資增速持續低於經濟增速,必然對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産生影響。
因此,關注平均工資背後的問題,必須有針對性地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通過財政、稅收、金融等杠桿,改進和完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控制和縮小收入差距,並在整體上提高居民收入在GDP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當然,統計中的平均數與中位數、眾數等,都有其特定的含義和統計意義。所以,統計數據的發佈、使用和分析,需要明確口徑範圍,很多人感覺“被平均”的一個原因就是該指標是稅前工資,包括了單位代扣個人的住房公積金、個人所得稅和社保基金等,與公眾普遍理解的拿到手的工資範圍不同。同時,還需要盡可能詳盡全面,有關的分組細項越細越好;盡可能把説明同一方面情況的數據配套使用,國家統計局每年2月份發佈的上年度每人平均收入中位數,就可以與平均數配套使用。此外,平均工資在確定最低工資標準、社保基金繳納比例、工傷事故理賠等諸多事項上如何發揮作用,也需要各職能部門從實際出發,從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認真研究,科學決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