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食品類謠言為何大行其道?五招識別謠言“偽裝術”

  • 發佈時間:2015-06-17 19:11: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內容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吃荔枝會引起兒童得手足口病?最近,有關荔枝的這一謠言甚囂塵上。事實上,網路上關於食品的種種所謂“揭秘”謠言一直層出不窮。近期,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發佈微信食品類謠言數據報告。人民網“求真”欄目和您一起看看這些頻繁出現的食物謠言是如何産生,又如何進行甄別。

  研究人員在對2012年至2014年的食品類事件做真假辨別時,發現存在15.93%的虛假資訊;通過對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微信中被舉報為“詐騙和虛假資訊”的1227篇文章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食品安全有關“謠言”數量較多。

  >>食品類“謠言”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

  研究人員發現,常見的食品“謠言”類別主要有零食小吃、肉製品、果蔬及轉基因食品。這些食物都是跟我們每日飲食密切相關的蔬果、家禽。作為每個人日常飲食必備的食物,相關的“謠言”更容易引起公眾的關注和擔憂。

  方法一:惡劣的加工生産環境和骯髒得驚人的原料

  肉製品的“謠言”,例如《近期的豬肉還是不要吃了(轉)》,常常通過描述令人作嘔的加工環境、帶病的牲畜源、寄生蟲、添加劑等加工環節亂象來引發公眾的恐懼情緒。

  方法二:不當的食用習慣將引發嚴重疾病

  水果蔬菜類的“謠言”,最常使用的造謠方法就是“食物相剋”及誇大不當食用方式引發的嚴重疾病。

  如《千萬不能吃的蔬菜水果部位,吃錯可能致命!》一文列舉了10種常見蔬果不能食用的部位,其中就包括馬鈴薯皮和韭菜葉等日常食用的蔬果部位。

  方法三:誇大某些食品的保健養生效果

  這種造謠方式迎合人們急於尋求健康良方的心理,把普通食物包裝成具有強大保健功效的食品。

  如《婦女生孩子在坐月子時落下的所有病根都能根治的偏方》及《每天僅一勺!一個月打通血栓!還你乾淨通暢的血管!後悔知道得太晚了!》

  方法四:在標題打上“死亡”、“疾病”等致命關鍵詞進行傳播

  這些食品安全類的“謠言”往往標題語不驚人死不休:如《鎮安涼皮出大事了》、《這是世界上最臟的魚!千萬不要再吃!》、《天啊!最常吃的水果竟然比砒霜還要毒!》、《太可怕了,晚餐決不敢貪吃了!》、《千萬不能吃的蔬菜水果部位,吃錯可能致命!》

  食品相關的“謠言”常常會與疾病相關,標題多帶有“可怕”“恐怖”“致命”等喚起恐懼的詞語,來激發讀者的死亡恐懼情緒。

  方法五:通過以成功人士為目標群體的公眾號進行傳播

  這些食品類謠言把目標群體定為成功人士,利用他們在事業成功後更注重健康的心理,以宣揚食品安全為爆點,散佈食品安全威脅謠言。

  如XX富翁俱樂部:《近期的豬肉還是不要吃了【轉】》;全球XX富翁俱樂部:《不要再買這個菜了!因為它100%致癌!》

  >>何為食品類“謠言”元兇?公眾焦慮感與心理距離

  報告分析指出,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相關的負面報道層出不窮,公眾對健康疾病、食品安全問題普遍感到擔憂,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網民只能通過造謠傳謠來釋放焦慮並進行自我教育。由於這些謠言比較符合公眾日常生活的經驗、比較容易引發公眾對食品問題的擔憂,因此得以廣泛傳播,經久不衰。

  而與公眾心理距離近(即大家感覺上離自己近)的議題、尤其是可能給正常生活帶來威脅的議題更容易受到關注,也容易引發轉發傳播等行為。食品安全就是與公眾心理距離特別近的一類議題,再加上食品又往往和人身安全、疾病養生關聯在一起,更易被關注和傳播,這也是為什麼食品類“謠言”始終野火燒不盡,年年月月有翻新的原因。

  >>五招教您火眼金睛識別食品類“謠言”

  針對成出不窮的食品類”謠言“,研究團隊總結出其主要造謠手法,教您識別此類謠言。

  一、渲染食品惡劣的生産環境和原料骯髒;

  二、強調不當的食用習慣將引發嚴重疾病;

  三、誇大某些食品的保健養生效果;

  四、在標題打上“死亡”、“疾病”等致命關鍵詞進行恐懼傳播;

  五、讓你覺得自己生命很寶貴,食品安全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編後語:

  民以食為天,關注飲食安全問題無可厚非,也十分必然。但是在網際網路時代,網路資訊魚龍混雜,網民也應學會自我甄別資訊真偽。對於那些傳的玄乎其神或是聳人聽聞的內容,別抱著“順手轉發、善意提醒”的心態,搞得人人自危。通過網路搜索,從正規媒體、機構查詢資料,一起成為網路謠言終結者。

  (內容摘自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發佈的《中國網民食品安全認知研究報告201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