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七因素導致滬指失守4900點

  • 發佈時間:2015-06-17 03:36:10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綜合消息 兩市股指16日延續15日跌勢,雙雙跳空低開,滬指早盤跌近3%,創業板指跌近6%,不過隨後震蕩走高,午間收盤前跌幅收窄。午後,股指則一路震蕩下行,滬指一度跌逾4%。盤面上看,各板塊幾乎全線下跌,航空製造、船舶等平均跌幅均超過7%。

  逾百股跌停 近百股漲停

  截至收盤,滬指跌3.47%,報4887.43點,連失5000點、4900點;深證成指跌3.54%,報17075.93點;創業板指跌2.85%,報3590.67點,失守3600點。

  盤面上看,航空製造、國産軟體、船舶等板塊暴跌,平均跌幅均超過7%,倉儲物流、海外工程、網貸概念、3D列印等多個板塊跌幅超過6%,鋼鐵、電力、石油等權重板塊也大跌逾4%。銀行、次新股、保險等跌幅相對較少。

  個股方面,澳洋順、昌東方日升等逾百股跌停,金鷹股份寶鋼包裝多喜愛等近百股漲停。

  大盤寬幅震蕩要加強警惕

  巨豐投顧認為,對於16日大盤的寬幅震蕩,需要加強警惕,但不宜過分看空。從技術面來看,大盤高位滯漲,量能萎縮,預示大盤短期有調整需求。但滬指16日直接跌穿4900點,創業板連續兩天暴跌近10%,調整有一步到位的可能。目前看,有色、釀酒、煤炭的補漲行情尚未結束。建議投資者在控制倉位的前提下,繼續低吸滯漲藍籌和國資改革題材股。

  另外,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基金經理表示,創業板短期波動難免,但不改長期向好趨勢。對於目前配置思路,不少基金經理認為,可關注國企改革等主題。

  七大利空因素致A股暴跌

  6月16日,滬指暴跌3.47%,連破5000點和4900點大關。本週開始,A股兩日暴跌289點,重回“4”時代。

  近期市場暴跌,和消息面資金面監管面等一系列利空分不開。

  一是,本週迎史上最大批量IPO凍結資金達7萬億元,資金面驟緊。

  二是,6月份銀行體系面臨半年末的考核緊張時點,且6月份MLF到期,影響流動性。

  三是,中國證監會官方微網志發文,要求證券公司對外部接入進行自查,各地證監局對自查情況進行核實,要求中國證券業協會制定證券公司資訊系統外部接入的規範標準。

  四是,證監會新兩融管理辦法徵求意見出臺,政策降杠桿意圖明顯,對大盤有衝擊。

  五是,産業資本加速套現,5月以來國內産業資本減持金額高達2000億元,其中5月單月減持額就多達1500億元,環比暴漲近一倍,並創下今年以來月度減持新高。

  六是,A股證券化率已經高達104.63%,發出警示信號。截至6月12日,滬深股市總市值報71.25萬億元,首次突破70萬億元,一週增加3.18%。兩市股票平均價格為17.8元,一週漲2.16%。若以2015年中國GDP總值68.1萬億元(預測值)計算,A股證券化率已經高達104.63%。

  七是,A股市盈率過高,高估值股票存在調整需求,截至6月15日,上證綜指當前市盈率大約為22倍,而就在數月之前,其市盈率還徘徊在9.6倍左右,這至少是1998年以來的最低水準。深證成指市盈率為54倍左右,為MSCI(MSCI.N)新興市場指數市盈率的4倍之多,創業板市盈率則高達128倍。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5月底,東京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盈率為99,港交所主機板市盈率為13倍左右,創業板市盈率則為90。

  股神巴菲特曾數度表示,任何時候衡量股市估值水準的最佳單一指標就是證券化率,因為總市值增長速度與國民經濟增長應當基本一致。根據巴菲特的分析,過去80年,當美國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DP的比率在70%至80%時,買入股票長期持有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收益。因此他認為,這一比率的最佳範疇在70%到8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