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彩電換個件 維修報價相差1000多

  • 發佈時間:2015-06-16 09:40:00  來源:石家莊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家電維修“雜牌軍”大多無法出示這樣的價目表。

  ■消費者接受維修服務後記著索要發表或收據。

  近日不斷有居民報料,家裏的空調、電視等家電壞了,通過小區裏張貼的廣告或網路找到維修人員,卻遭遇“漫天要價”“強賣配件”,讓人煩心。

  昨日,記者調查了解到,很多家電維修點無明碼標價,同一個零件,4家維修小店的報價竟從200元到1300元不等。與此同時,亂收費、傍名牌、無證上崗現象也十分普遍。對此,家電業內人士提醒,安裝維修家電一定要擦亮眼,看清“正規軍”與“雜牌軍”。

  調查

  維修家電遇過不少煩心事

  不少市民在維修家電時都遭遇過煩心事。

  家住金談固小區的馬先生説,今年3月,他家的熱水器無法使用,由於過了保修期,他通過小區裏看到的一張小廣告聯繫上一家維修公司。“維修人員到府後查看了一下,也沒有出示任何價目表,開口就要450元的維修費,我問他是參照什麼標準,他説是公司定價。”馬先生説,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對方答應收400元。

  紅星花園小區的居民張女士則稱,她家的洗衣機壞了,也是從樓道墻上的小廣告中找了一個維修工的電話。撥過去後,對方很快就到府了。維修工先是説進水閥門壞了,換了一個新閥門,然後又説還得更換進水管和過濾槽。總共算下來,張女士一共花了300多元,其中單是進水管就收了100元。“後來有一次逛超市,我看同樣的進水管也不過幾十元而已,現在後悔也沒用,誰讓咱不懂行呢。”

  國儲宿捨得劉女士家中冰箱使用了近6年,最近冰箱製冷效果有些差,她讓女兒上網查詢了一個家電維修電話。維修人員只進行了10分鐘的檢查,説是冰箱的感測器壞了,要換件。可換了不到一週,不製冷的問題仍然存在,當劉女士再次致電對方,電話不是佔線就是沒人接。

  多數“雜牌軍”維修家電無明碼標價

  記者發現,在受訪居民中,有超過八成的人表示維修家電時從未看到過具體的價目表。昨日上午,記者以“需要維修家電的居民”身份,對目前的家電安裝維修市場進行了調查。

  通過小區裏的小廣告、上網查詢以及街邊小店等多種途徑,記者找到幾名家電維修人員,當表示想要更換洗衣機的排水管時,不同的維修人員分別開出了不同的價格,而且全部都無法提供具體的價目表。

  在尖嶺小區附近一家家電維修店,工作人員告知,換排水管到府費30元,排水管材料費15元,總共是45元。撥打墻上小廣告的電話後,一位維修工則告知,到府費40元,排水管材料費20元,總共60元。

  揭秘

  資深業內人士揭家電維修三大黑幕

  昨日,國美電器售後服務部劉經理接受了記者採訪。她從事家電行業十多年,並有五年的售後服務經驗,對目前家電安裝維修市場亂象,劉經理痛揭三大黑幕。

  隨口定價、小病大修

  劉經理告訴記者,家電維修行業充斥著許多非專業的技術人員,他們都“無證上崗”。“家電維修相關費用名目繁多,例如有到府費、材料費、維修費、開機費、清洗費等等,”劉經理稱,針對這些費用,一些不具備專業水準的冒牌維修人員,本身職業素養相對較低,又受到利益驅使,很容易出現“隨口定價”、“小病大修”等情況。

  漫天要價最普遍

  針對目前維修家電的價格,劉經理説,維修是根據市場定價,由於沒有統一標準,必然會給一些良莠不齊的維修人員留下漫天要價的空間。另外,消費者相關知識的缺乏,警惕性不高等,也容易讓他們鑽空子。

  劉經理説,他們的維修人員曾經遇到過一個案例,一台彩電的小零件,居民打聽了幾個維修人員,報價竟然可以從200元到1300元不等。據她透露,電器零件確實有好壞之分,但為了利潤,一些維修人員會在材料上偷梁換柱,或者以次充好,比如把國産零件説是進口零件,從而加倍要價。而還有的維修人員一貫的做法就是“能換不修”,碰見可以修的零件,往往也將小毛病變成大毛病,把維修説成換配件,收取高價換件費。

  “遊擊隊”傍名牌

  劉經理説,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傍名牌”。她舉例説,有些“遊擊隊”為了讓居民“放心”,便冒充是正規家電售後維修網點的工作人員,到府為居民進行安裝和維修。一旦安裝和維修後出現問題,居民則會誤以為是正規公司員工,並打電話投訴。

  她説,像一般的正規售後,服務人員或是廠家專業售後服務人員到府之前都會提前與用戶預約時間,到府時身著工裝,出示上崗證,並備著鞋套。另外,無論是安裝還是維修,如涉及收費項目,都會出示收費價目單,並在收費後開具正規收據,並請用戶在安裝單上簽字。

  説法

  維修後建議

  索要正規票據

  河北省消協投訴與法律事務部副主任廉莙介紹説,這兩年,根據消協接到的消費投訴來看,家電售後服務“宰客”現象多發生在家用電器過了維保期之後,一些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消費者,為了圖便宜或者距離家近等原因,選擇一些非廠家指定或者授權的維修機構進行維修。這些維修機構中,有一些維修人員並沒有專業維修資質,可能會採取明換暗修、張冠李戴、無中生有、虛高收費等手段坑害消費者。最常見的就是誇大“病因”,將小毛病變成大毛病,明明是一個小故障,通過小小的維修技術就可以修復,但是維修人員卻趁消費者不在現場或不懂分辨,把維修説成換配件,收取高價換件費,或本來沒毛病,結果説成有毛病,從中獲利。

  此外,在這些非正規維修機構維修後,消費者一般情況下都很難索取正規票據,這就可能導致日後維權難。他建議一旦家用電器出現故障,最好選擇廠家指定或者授權的專業維修機構進行維修。此外,不論是正規門店還是非廠家指定的或者授權的維修機構,都要先詢問是否有到府費、服務費、零件費、高空作業費等,因為消費者有知情權,防止維修時被忽悠。消費者接受維修服務後都要索要發票或收據。

  提醒

  維修家電要注意啥

  昨日,記者採訪時了解到,家電維修費,完全是市場調節價,價格由經營者和消費者協商確定。對此,國美電器售後服務部劉經理介紹説,家電維修收費項目主要包括零部件、檢測、維修、到府等四項費用。一般而言,品牌機的零部件價格,公司都會明碼標價,建議去正規的維修店維修。

  1、找準售後點省錢又省時

  劉經理提醒説,如果家裏電器壞了,最好先找出發票,看看是哪年買的,如果在“三包”期限內,一定要找銷售商家。因為消法規定,根據“誰銷售誰負責”原則,必須到品牌定點維修中心進行維修,否則喪失“三包”權利。如果超過了保修期,最好第一時間聯繫保修卡上的客服電話,或者直接登錄到該品牌廠家的官方網站,找到其統一的售後維修電話,根據你所處位置選擇最近的一家。

  避免上當受騙的一個訣竅就是“真正的廠家售後只會對自己的品牌進行服務,不可能介紹自己可以維修多個品牌。”劉經理提醒道,還有一點,一個廠家售後只會穿自己品牌的工裝,不會穿其他品牌的工裝或是不穿工裝。

  2、事前看清價目表

  劉經理介紹説,消費者如果選擇廠家指定的專業維修機構維修的話,多數情況下,各個品牌的零部件價格,公司都會有明文規定。以國美電器空調安裝服務為例,他們到府服務時,維修師傅都會攜帶一張空調安裝維修收費標準表,諸如維修費,根據空調規格,保養費從40元至80元不等,檢修從50元至100元不等,材料費也都一一列舉其中,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她説,雖然具體的配件價格很難提前知道,但諸如到府費、安裝費等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因為不少大型維修點都只規定了個大概範圍,具體情況是根據距離遠近來定價格。比如,有的維修點就規定,到府費從30元——100元不等,這個空間就很大,一定要先問清楚,到你所在地具體需要多少錢。

  3、假性故障可自檢

  劉經理介紹説,用戶在使用家電時也有可能是一些假性故障,用戶自己就能排除。諸如製冷效果差,可以先檢查空調是否需要清洗,空調長時間不清洗也會影響製冷效果,並且內機會感覺噪音大,如果不行再進行報修。(卞靜 杜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