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德鐵採購轉向中國合情合理

  • 發佈時間:2015-06-16 06:06:5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德國鐵路集團(德鐵)董事海克·哈納加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三五年後,中國將在德鐵列車和配件採購方面起“關鍵作用”。她還表示,德鐵還將在北京設立採購辦公室,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此消息一齣,在中德兩方都引起了轟動。有分析認為,德鐵採購轉向中國這一舉動符合市場規律,合情合理。

  德鐵此舉是出於節約成本的考慮。據悉,德鐵與德國聯邦政府簽訂協議,計劃從2015年到2019年投入約280億歐元用於採購,翻新改造德國現有鐵路基礎設施。控製成本是企業的要務,德鐵每年在列車和零配件上要花18億歐元。為尋找質優價廉、性價比高的産品供應商,德鐵突破了本土採購為主的傳統採購模式,決定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滿足其要求的供應商。亞洲和中國是德鐵相中的重要市場。德媒報道稱,德鐵計劃自2017年起從中國購買3.5萬組高鐵輪對。目前,德鐵主要從波鴻軌道交通技術集團採購輪對,其生産的輪對每組售價在2000歐元到3000歐元之間。但是,來自中國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同樣産品,售價要低三分之一。

  加強國際競爭,“敲打”傳統供貨商。迄今,德鐵的主要供應商是西門子、龐巴迪、阿爾斯通及其他歐美傳統鐵路巨頭。近幾年,德鐵的這幾大傳統供應商出現了很大問題:品質不過關、交貨屢屢延期,等等。例如,用於短途交通的龐巴迪Talent 2型列車由於故障問題遲遲無法通過驗收。西門子也狀況頻出,因為此前多次未能按期交貨,西門子甚至還保證免費供應一輛ICE列車。此次,德鐵釋放出了明確的信號:“我們也可以在別的地方採購。”西門子、龐巴迪、阿爾斯通等鐵路製造商此前還十分確信,德國的訂單一定不會少了他們的份兒。

  這一事件從另一角度説明,中國高鐵的品質經得起考驗。哈納加特説,“‘中國製造’意味著低品質的時代已經結束。”德鐵的採購標準高是眾所週知的。因此,中國企業的産品能進入德鐵採購名單,就證明了品質已過關。另一方面,中國在高鐵領域的突飛猛進的確給德國同行造成了巨大壓力。德國鐵路工業聯合會主席馬丁·朗格曾表示擔憂。2014年,德國鐵路工業的訂單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他認為,歐盟對俄制裁和來自中國競爭的壓力,令德國鐵路前景堪憂。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會使俄羅斯更青睞于採購中國高鐵産品。而中國南車和北車合併後成立新集團,其資産規模將超過西門子、龐巴迪和阿爾斯通世界3大火車製造商的總和。“未來,中國將進入哪塊市場,值得密切關注。”朗格説。

  不過,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中國高鐵製造商獲得德鐵大額訂單並不會一帆風順。分析認為,德鐵在開始階段給中國供應商的訂單不大,主要目的是向西門子和其他傳統供應商施壓。但長遠來看,中國廠商將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且,德鐵已經表示,談判將秉持嚴格的品質標準。此外,涉及數十億歐元金額的大宗採購如果不在本土交易,作為德鐵所有人的聯邦政府也有可能參與談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