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養老産業能幫北京卸下老齡化重擔嗎

  • 發佈時間:2015-06-14 10:29:5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底,一則“北京各區163家正規養老院名單”的微信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無疑是引發此輪微信傳播的導火索。有業內人士稱,未來5年我國將迎來居家養老産業發展的風口。

  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關注老齡化問題,並提出要發展老年産業。如果從那時算起,這股産業之風的風速實在太小,歷時實在太久。

  此番産業風力加速起始於2013年下半年。

  2013年7月1日,民政部同時頒布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和《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同年9月6日,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隨後,各級政府紛紛出臺了幾十項養老方面的政策法規。

  北京比全國提前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更早地感受到了人口老齡化的重擔。即將興起的養老産業能幫北京卸下這副擔子嗎?

  老齡化的擔子有多重

  按照國際通行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的人口達到總人口的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總人口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1990年,北京市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北京市人口總數的10.11%。北京市進入老齡化社會。此後的20多年,北京市老年人口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斷增長。北京市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上,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柳紀綱在作《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草案)》説明時引用了這樣一組數據: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已超過300萬,而且正在以每天400人、每年15萬人左右的規模和年均6%的速度增加。預計到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將超過400萬。

  400萬,離北京市老年人口的峰值還很遠。去年北京市民政局曾發佈資訊,預測到205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將超過600萬,每3人中將有1位老年人。

  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管理與決策支撐重點實驗室對北京市人口發展和老齡化問題的研究,北京市老年人口的峰值就在2050年。2050年以後,北京市人口老齡化發展將趨於穩定,這種穩定狀態將持續30年至50年,然後北京市老年人口數量和佔北京市總人口的比例才會有所下降。該實驗室負責人、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士運告訴記者,北京市相繼放開“雙獨”“單獨”生育政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全市戶籍人口的生育率有所回升,但不會對目前的低生育水準有太大影響。北京市人口快速老齡化的趨勢不會改變。

  “按現在北京市老年人口的撫養比,大約3個勞力養一位老人。當北京市老年人口達到峰值時,兩個勞力就得撫養一位老人,甚至可能不到1.5個勞力。這副擔子著實不輕。”張士運説。

  僅憑養老産業還不夠

  近兩年,延遲退休話題的熱度始終不減,不同版本的延遲退休方案也在社會上盛傳。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養老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説,老齡化加速,撫養比快速提升,養老金缺口越來越大,延遲退休是面對現實的一種無奈選擇。但是,延遲退休是一種被動的解決方案,它解決不了人口老齡化的根本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只有兩條路:一是提高生育水準,二是增強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能力,發展養老産業就是其中之一。”

  “人口老齡化不單是一個人口學問題,它還涉及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各個領域。要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首先要弄明白它對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意味著什麼。”張士運告訴記者,科技管理與決策支撐重點實驗室利用可計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把人口老齡化這個因子放入北京市投入産出表,分析了不同情景下,人口老齡化對北京市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所産生的影響。

  模擬結果顯示,如果北京市繼續保持現有的老齡化趨勢,且不採取積極的干預措施,那麼北京未來的經濟增長將嚴重放緩,每人平均居民收入增長乏力。但同時,人口老齡化也帶來了産業結構的變化:第一、第二産業佔的比重將下降,第三産業比重將上升,在第三産業內部,綜合技術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的比重將增加,房地産、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業的比重相對減少。也就是説,隨著人口老齡化,“經濟服務化”成為必然。因此,在積極發展養老産業、促進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同時,北京應把科技創新、推動教育進步、發展公共衛生事業等作為解決問題的重要動力,讓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用”。

  一些業內人士指出,未來社會老年人口的比例可能會超過40%,甚至更高,老年人成了社會消費的主體,和老年人衣食住行相關的産品都要符合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這需要材料、工藝、設計等多方面的支援,它將對整個産業結構産生影響。

  毫無疑問,人口老齡化不光是一個坎,它還表明瞭一種發展趨勢。民政部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教授成海軍就曾在很多場合表示,我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換擋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人口老齡化會大幅度增加對社會服務的需求,這種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將成為拉動未來GDP增長、帶動就業的新的亮點。養老服務業將在“三期疊加”的背景下一枝獨秀。

  急需進行社會性的制度創新

  “産業變革帶來的發展機會是老齡化社會的一種紅利,但是目前我國尚不具備把這種紅利變現的條件。”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在社會層面,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夠完善。在需求層面,人們的意識還沒有轉變過來,在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間,他們更願意在未成年人身上花錢。在供給層面,越來越多的相關領域已經開始關注養老産業,也開發設計出了一些老年輔助器具,但比較分散,養老服務産業鏈條發展還不完善。

  “目前養老産業的市場還很不成熟,養老産業要營利和成長,需要自己開拓市場,需要有一些關鍵性的産業技術突破和商業模式創新,全靠市場來承擔,企業成長非常困難。”業內專家建議,各級政府要儘快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和制度。“政府幫助把這塊市場培育起來了,企業能活下來了,才能真正吸引社會資本進來。”

  張士運強調,按傳統思路解決不了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要解決問題,必須創新。這種創新不是單純的技術創新、産品創新或服務創新,而是社會性的、系統化的制度創新。”他説,在整個制度創新的設計上,一方面要積極考慮應對老齡化的人口政策調整,階段性延長退休年齡,緩解老齡壓力;調整我國現行的人口政策,採取更加彈性的計劃生育政策;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視人口紅利消失後,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現科技投入的優化配置,促進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發揮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此外,要提前規劃和佈局老齡人口相關的基礎設施和生活保障,要優化養老保險基金結構,實施靈活的養老保險交納制度;要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和研究的投入;要提前佈局養老産業的規劃發展。

  “要把這些制度細化,我們在知識層面、技術層面都還缺少儲備,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發達國家提前進入老齡社會,他們在這些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例如建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等等,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張士運説。

養老産業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易華錄 34.11 5.96%
2 東誠藥業 12.17 5.92%
3 機器人 22.00 5.31%
4 同方股份 10.97 5.08%
5 東富龍 8.74 2.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上海三毛 13.47 -5.21%
2 三毛B股 0.97 -2.62%
3 中源家居 33.54 -2.47%
4 魚躍醫療 24.13 -1.79%
5 世聯行 9.40 -1.78%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