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崇明:創新開展“項目化擁軍”

  • 發佈時間:2015-06-13 05:32:3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崇明島,鑲嵌在大上海額頭的璀璨明珠,更是雄踞長江口的江海門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部隊移防上島、執勤駐訓。崇明縣委縣政府和廣大群眾積極創新發展新形勢下擁軍工作,有力推動駐軍部隊戰鬥力全面躍升。該縣也先後3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縣,6次被評為上海市雙擁模範縣。

  2013年,武警上海總隊一支隊400名新兵上島,但苦於沒有集訓場地,多項科目無法開展。縣裏得悉後,排除各種困難騰出一塊固定場所,每年無償提供給部隊開展新兵集訓。縣綠化市容管理局、愛衛辦、電視臺等單位跟進保障,一併解決營區生活垃圾處理、環境衛生消毒、有線電視及網路開通等諸多問題。

  某部隊進島後,需要建設一條數十公里長的輸油管線。由於沿途涉及3個鄉鎮、6個村、200多戶居民,部隊黨委擔心諸多問題難以解決。

  “只要是關乎戰鬥力建設的事,只要能把長江門戶建設得堅如磐石,再大的困難也得解決,並且馬上立項解決。”縣委將其列為當年重點擁軍建設項目,由主管領導牽頭督辦,特事特辦,短短80天,輸油管線全部建成,投入部隊戰備訓練。

  隨著任務拓展,去年,駐軍某部急需開闢一塊新的訓練場地,但該部駐地是崇明著名的國家級風景旅遊區。縣委、縣政府迎難而上,將其作為重大擁軍項目強勢推進,不到半年就將審批手續辦理到位,還動員駐地群眾大力支援。交通、電力等部門主動搞好通路、通水、通電等“九通一平”服務,讓部隊官兵深受鼓舞。

  像這樣把一些重難問題納入“項目化擁軍”,進行統籌安排,集中力量解決,是崇明聚焦戰鬥力建設擁軍支前的一大亮點。近年來,崇明縣先後為駐島部隊劃撥訓練用地6500畝,援建訓練場地15個,修建戰備公路和輸油管線近百公里。

  駐軍部隊多、駐訓官兵多,生活給養保障難,縣裏就擴建軍糧配送中心,為部隊規劃建起千畝蔬菜基地、萬頭養豬場;空軍某部移防島上,地處偏僻鄉村,官兵家屬就業小孩上學諸多不便,縣裏就在崇明中心城區劃出73畝建設用地給該部建造公寓房,縣交港局專門規劃一條公交專線連接營區與市區。

  “新時期擁軍工作不能光憑感情維繫,更要靠制度推動”,縣委書記馬樂聲告訴記者,為激勵駐軍官兵安心島嶼矢志強軍,他們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機制,大力實施關愛優撫對象的“幸福工程”、做好轉業幹部和隨軍隨調家屬安置工作的“暖心工程”、復轉士兵安置的“貼心工程”、軍人子女入學入托的“優質工程”四大工程。

  崇明島嶼以生態建設為主,企事業單位少,就業難度大,但在復轉軍人安置上卻走在上海前列。4年來,59名軍隊轉業幹部全部安置公務員,334名復員轉業士官和47名隨軍家屬安置進事業單位,111名軍人子女全部進入優質學校就讀。4年間,累計為優撫對象發放房屋翻修補助500多萬元。

  “為部隊提升戰鬥力服務,同樣能實現強縣興軍的雙贏。”富民農副業基地是上海警備區官兵的“菜籃子”,縣農委每年優先安排農科項目進基地,先後幫助該基地建成1.5萬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大型沼氣工程,把基地4000畝水稻種植面積納入地方機插社會化保障體系,不僅大大提升了基地整體保障能力,也為島嶼消耗處理了生活垃圾,為近千戶居民提供了清潔能源,還使農場成為崇明島農産品科研實踐基地。

  崇明縣成立的海上救護、水上運輸、艦船維修、海上偵察等6支民兵分隊,經常與駐軍部隊進行常態化聯演聯訓,民兵分隊應急能力逐年攀升;駐軍官兵栽種的18片“同心林”,更為寶島編織出美麗風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