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雞金”到“雞肋” 公積金貼息宜速速走起
- 發佈時間:2015-06-12 14:32:18 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週熱評
□本刊評論員
廣州公積金先是被老百姓稱為“公雞金”,所謂一毛不拔是也,以申請額度低、放款速度慢而著稱。説起來廣州公積金中心的負責人也是發愁啊,誰讓廣州公積金申請的人多、提取率又高呢?和很多地方大把錢閒置不同,廣州公積金的資金池那是乾渴見底,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省著用怎麼行?!
如今,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廣州公積金新政也如約而至,公積金貸款進一步放寬並降低門檻,只是政策很好看卻不中用,然而,無論是發展商還是購房者,都稱之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已。
公積金困境如何破?“巧婦思維”緊巴巴過日子肯定已經是不行。善政要得到善用,真正落地並惠及老百姓,無他,窮則思變而已。
從目前來看,“貼息”是解決資金池的“事急馬行田”的解渴之策,宜早早推行。
“貼息”,一言蔽之,就是用公積金貼息商業銀行房貸。通俗地講,就是轉由“有米”的商業銀行貸款給買家,國家為貸款者貼利息。事實上,這樣不僅不會增加公積金中心的負擔,在流通中還能形成互贏。
看一筆賬就很清楚。目前,商業銀行五年期以上貸款利率為5.65%,五年期以上公積金貸款利率為3.75%,二者利差為1.9個百分點。即:100萬元商貸每年要比公積金貸款多支付19000元利息。而公積金節省下來的100萬元存到銀行裏,利率最少在3%,每年利息收入在30000元,足以覆蓋每年19000元的貼息負擔,而且還有盈餘。這個精明賬,買菜的師奶都應該算得清。
不過,“貼息”僅是治標之策,公積金的破局需要更多的創新。
比如在人口大流動的趨勢下,公積金實現異地互貸很重要。事實上,除了公積金,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養老金、醫保金等都在不斷打破地域的限制,滿足人員流動性日趨增大的社會需求,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便利化才是民心所向、打破行政壁壘才是大勢所趨。
如何實現公積金市場化、專業化、多元化運營,也是讓公積金未來能實現良性運轉的關鍵。目前,全國可用於投資運營的公積金規模達一萬億元以上,有些地方百億資金終年閒置著睡大覺,而像廣州這樣的城市卻苦於無糧。價值是在流動中産生的,公積金必須儘快建立資産流動性風險管理體系,實現住房公積金保值增值。不僅要替老百姓管好錢,也要替老百姓理好財。(執筆/詹青)
事實上,除了公積金,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養老金、醫保金等都在不斷打破地域的限制,滿足人員流動性日趨增大的社會需求,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便利化才是民心所向、打破行政壁壘才是大勢所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