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在複雜世界中實現經濟理性

  • 發佈時間:2015-06-12 09:32:4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 濟

  胡艷麗

  在《好奇者的經濟學》一書中,12位諾貝爾獎經濟學家用簡明曉暢的語言,呈現了經濟學與我們每個人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面。比如:大蕭條時期經濟的特殊運作規律,經濟平穩時期利率的變動如何影響社會的生産生活,中央財政金融調控政策的背後暗含了怎樣的玄機?我們因何而失業?誰在蠶食我們銀行存款的購買力?

  以對經濟政策直言不諱而聞名的保羅·克魯格曼在《蕭條年代另當別論》中為讀者普及了關於經濟蕭條的常識,那是一種不同於短期經濟衰退,當局已經難以用利率這根魔法棒指揮經濟跳舞,經濟體的生産力水準長期低於其正常值的時期。此時節約不再是一種“美德”,相反,節儉只會令經濟蕭條雪上加霜。

  對於經濟蕭條,除了“反常識”的經濟規律外,我們普遍更關心它的成因以及應對之道。書中,弗農·史密斯提出:“從根本上來説每個人都有錯,但誰也沒有比誰錯得更多……每個人都陷入了對房價飆升的愈演愈烈的短視妄想之中”。

  在本書中,十二位作者儘管都不同程度關注到了經濟蕭條時期的諸多經濟問題,但偏重的角度各有不同,從社會就業、福利保障、經濟政策、自然資源與可持續發展、交易成本、政治選舉等多方面共同構築起了廣闊的經濟視角。該書可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經濟社會的多樣性,看懂經濟運作的規律,在廣闊的經濟海洋裏規避暗礁,進而實現經濟理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