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麥田搶穿“綠色裝”

  • 發佈時間:2015-06-09 07:29:36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杜君

  連日來,記者在追趕豐收的腳步時,發現在中央倡導綠色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大背景下,中原金色麥浪不時翻涌出朵朵“綠色浪花”,麥田搶穿“綠色裝”成時尚。

  6月6日,河南黃泛區地神種業農業科學研究所旁豐收的麥田,一排噴頭當空噴射出兩米多高的水龍,濛濛水霧潤澤著新撒播的種子。“噴灌能比大水漫灌節約30%左右的水資源。”地神種業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朱高紀説,管道埋設到位的話,兩三畝裝一個噴頭即可實現大田噴灌。

  不遠處,一套佔地3平方米左右的農業氣象採集系統靜靜矗立。“別看其貌不揚,它卻能獨立完成土壤墑情實時監測,還能在幾分鐘之內將土壤氮磷鉀等元素分析報告傳送到終端。”朱高紀笑著説,“缺啥補啥,目前黃泛區農場10萬餘畝糧田,全部實現‘按需’配方施肥。”

  在漯河市30萬畝高標準糧田示範方,新購置的水肥一體化耦合機更先進,集物聯網、測土配方施肥、測墑灌溉三項先進技術為一體。“40分鐘就能完成一畝地的水肥澆灌,不但高效,每畝還能節約各項成本80元,僅節肥就達20%,大大降低了農業面源污染。”郾城區新店農技區域站農技推廣員劉社芳自豪地説。

  每逢三夏,秸稈禁燒如臨大敵。記者採訪時發現,今年禁燒的標語隨處可見,效果也比較明顯,焚燒秸稈現象確實少見了。“今年全市小麥收割機都要求後挂秸稈還田機,麥收同時秸稈全部還田,既杜絕了焚燒污染,又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漯河市農業局副局長郭東升説。

  事實上,這些裝扮中原廣袤農田的“綠色新裝”,正是我省在夏糧“十二連增”的高基點上,在資

  源環境約束趨緊條件下,不斷探索糧食高産穩産優質和可持續的一個個生動實踐。

  “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要促進保供增收,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産品有效供給,還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村生産、生態、生活協調發展。”省農開辦主任龐學孟表示,按照産業“綠色化”要求,今後將加大糧食綠色增産模式攻關,在技術路徑上,推廣高産、高效、多抗的新品種,推進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推進耕地的品質建設,大力推廣控肥、控藥、控水等節本增效的技術,走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據悉,今年3月,在“河南省2015年度農業綜合開發糧食增産科技支撐行動計劃”項目合同簽約儀式上,30個糧食大縣“相約”,將在開展高産創建和綠色增産模式攻關、實現畝産噸糧和品質效益並重的可持續發展中探索可複製、易實施的經驗。未來,更多農田將穿上“綠色盛裝”。③6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