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金互助七年沒壞賬

  • 發佈時間:2015-06-09 03:32:0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孟昭福孟慶劍

  近年來,多種形式的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快速發展,對金融服務需求迫切,但多數新型經營主體仍面臨融資難的問題。山東省東昌府區供銷社侯營中心社,創辦了東昌府區富民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2008年起開展農村合作金融服務。目前,合作社共吸納社員3000多戶,社員互助金達2500余萬元,有效緩解了農村生産資金緊張的難題。

  “窮可借,富可借,不講信用不可借,借款期限6個月。如果到了6個月還需要資金,先還上,再辦手續繼續借。”東昌府區供銷社侯營中心社主任、富民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茂亮這樣説。

  兩年前,侯營鎮馬屯村王清廣加入合作社,借到3萬元建了4個養雞棚;到2014年初,將借走的本金和利息全數還清,又在社裏借走3萬元,新蓋2個養雞棚,除了還清本金利息以外,忙碌一年下來還有15萬元的收入。這讓王清廣嘗到了甜頭,如今他已將10萬元存入合作社中參與資金互助。

  侯營鎮農業科技協會副會長、科技特派員胥廣銀,每天開著科技服務電動車,在全鎮的64個村莊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同時經營農資。他説:“農民從我這裡買農資,都是賒賬,半年還一次,最多時賒賬到17萬元。我每年分次從合作社借的資金有20萬元,如果沒有合作社互助資金的支援,我就運轉不動了。”

  侯營鎮于營村黨支部書記楊慶功介紹,他們村大約有2000人,接近600農戶,幾乎全部加入了合作社。社員將閒置資金放入合作社,資金匯成“蓄水池”,解決了農民缺乏資金的大難題。據悉,2014年富民合作社為社員帶來直接經濟效益200萬元,間接為社員增加收入上千萬元。

  “去銀行貸款,時間長,難度大且手續複雜,在合作社借款,只要你在銀行沒有失信記錄,無需抵押,有兩名社員擔保,即可申請最高5萬元的互助資金,辦理起來,快則幾個小時,慢則三天就可以搞定。鎮裏的每個村都有資金互助代辦員,全程幫助農民辦理借款事宜。”合作社工作人員楊國臣説,社員們在合作社購買的化肥以及其他日用品,都會有一定的優惠,比如一袋化肥便宜5元錢。這樣調動了農民的入社、參與資金互助的積極性。

  為確保資金安全,合作社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在吸收社員時,嚴格審查社員資格,考查其信用程度;社員借款後,合作社會啟動借款預警監測機制,做好借款回收、資金保全工作,並對逾期未還款的社員進行催收。針對社員的身份不同,合作社也有相應的借款規定,農戶及農戶聯保小組成員,每戶可最高借款5萬元;農資商戶及商戶聯保小組成員,每戶最高可借款9萬元。7年來,沒有發生一筆死賬壞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