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聯合國官員:中國“水十條”恰逢其時

  • 發佈時間:2015-06-08 23: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6月8日電 (記者 董冠洋)“在過去十年間,亞太地區已成為水資源消費的最大地區,隨著人口增長、經濟活動和氣候變化,世界各國面臨淡水及水供給的壓力越來越大。而中國此時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恰逢其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張世鋼8日在北京表示。

  當天,中國環境保護部舉辦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際交流會在京舉行。過去數十年的粗放發展使中國的水污染現狀令人擔憂。中國國務院4月發佈“水十條”,鐵腕治水。

  張世鋼説,“‘水十條’共10條35款,覆蓋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財政金融等經濟手段、相關環保法律的執行、水系統管理等方面。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與‘大氣十條’相比,‘水十條’每項工作都明確了牽頭單位和參與部門,以做到權責分明和更好的協同分工。”

  “我們要把整個中國的水環境細化到幾千個控制單元,每一個控制單元的排放和品質必須要掛鉤,所以我們總體考慮就是要系統治理。”中國環境保護部污防司飲用水處處長石效卷強調。

  每一條措施都能夠考核、追責、量化,是“水十條”的突出特點。以重慶為例,重慶市環保局污防處處長劉明君介紹,重慶每月都要進行水質通報,此外還建立了掛牌督辦、區域限批的制度,以及污染反彈的快速處置機制,保持河流水清的狀態,“我們還建立了日常巡河的責任機制,每個月都要把巡河情況上報環保部門。”

  在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中國局業務主任保羅·普羅西看來,在環境治理問題上,充分調動公眾參與亦至關重要。“我曾經從美國上世紀70年代推出的《清潔空氣法案》中學到重要一課,那就是治理污染關鍵的措施之一是開放透明,要讓公眾可以充分舉報環境問題。公眾是政府在治理污染過程中的最大同盟,我們需要讓公眾更多的參與到環境政策的制定以及執行過程中,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