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滿腔熱情幹不好技術活

  • 發佈時間:2015-06-08 08:31:50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明星公益

  ■特約記者 程喆

  范冰冰與李晨的一場戀愛,把明星公益帶進了公眾視線裏——現身西藏阿裏,兩人參加那裏的“愛裏的心”公益活動。明星與公益已經成了一對光鮮亮麗的“黃金”搭檔。但讓人傷感的是,如果不是因為這對情侶正在風口浪尖上,那麼明星的公益活動永遠可能上不了頭條。不可否認,明星做慈善,需要良好的動機和持久的耐力,對外要樹立健康的形象,更重要的則是將慈善事業當成自己的企業來長久地經營。大陸明星公益的不成熟狀況確實不樂觀。

  行善還是作秀

  娛樂板塊少不了各路明星助力慈善的消息與名目繁多的公益活動。看上去一片大愛無疆的氣氛,民眾卻對明星的公益事業心存質疑,難免有“沽名釣譽”的責難和“借機斂財”的猜疑。有人認為,某些藝人做第一次很積極,第二次、第三次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還有人擔心,現在的明星藝人參與公益行動,只是一種時尚,並未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明星公益行動應有的作用。

  有的時候明星做慈善活動,也就只有幾個小時,參加完活動就走了。組織募捐的機構是什麼背景、動機和目的,錢用在什麼地方,他們都沒有辦法知道。

  明星做慈善,獲得好評的不少,也確實有人在公益事業上栽了跟頭,出現了負面新聞。2012年,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的財務報表被爆“48億元鉅款下落不明”,矛頭直指成龍慈善基金會;2013年,由李連杰發起、長年活躍于賑災前線的壹基金,遭受了“挪用汶川善款”的詰問;2014年,旨在救助唇腭裂兒童的嫣然天使基金,被舉報“至少7000萬元善款下落不明”。

  再加上章子怡、楊冪曾一度深陷“詐捐門”,方興未艾的明星慈善,就這樣被蒙上了陰影。有些明星更傾向於旁觀,對慈善一事變得更為謹慎,乃至置身事外。

  吃力往往不討好

  明星也很苦惱,做公益太低調了沒人知道,太高調了有作秀的嫌疑。對於明星來説,做公益已經不僅是出錢這麼簡單的事了。

  《時代週刊》一篇關於明星慈善的報道中稱,2008年,麥特文化總裁陳礪志和李亞鵬到西藏參加天使嫣然基金會的一個活動,發現當地有個為孩子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項目需要資助。回到北京後,兩人找了很多一線明星尋求幫助,但這些明星大多都拒絕了,因為西藏海拔太高,他們去不了;心臟病手術風險大,成功率低。

  “大部分明星朋友都願意做慈善。”陳礪志認為,但明星做慈善確實有自己的顧慮。他們有幾個難點:一是不知道做什麼。因為當前資訊龐雜,虛假內容難以核實,受資助對象的必要性不好判斷。二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有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在落實執行的時候遇到困難。三是後果複雜,形勢微妙。會不會被認為是作秀?會不會有災難性後果或者負面結果?捐贈是不是落到實處?會不會變成燙手山芋?

  所以,人們總能看到一旦有失蹤人口、急病求醫等資訊,總會“@”姚晨、陳坤等人,但核實資訊,再拿出解決方案卻是一個很瑣碎的過程。有時慈善對於明星來説,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比如有明星做了某個慈善公益活動,公眾會質疑他為什麼不做另外一個看上更有意義的項目;有明星關注國際方面的活動,公眾會説國內的孩子還吃不飽;明星捐錢,捐得少了會被認為小氣,還有媒體會為捐款數目做一個排行榜。

  慈善也需經營

  一個好的慈善管理模式往往能幫助明星更好地進行公益活動。從國外明星慈善經驗來看,國外明星背後都有一個專業的公司在管理慈善事業,他們像管理企業一樣打理著明星的公益項目。從流行“音樂天王”邁克爾·傑克遜到“樂壇天后”瑪利亞·凱莉,再到安吉麗娜·朱莉、賈斯汀·比伯,幾乎都以不同方式投身於公益慈善事業。

  慈善事業需要“科學化管理”與“企業化運作”,與之相配套的則是透明健全的監督機制。按相關規定,美國慈善組織的日常管理費應低於總費用的3%,所以當簡·方達、奧普拉·溫弗瑞等人的基金會暴露出運營費過高的問題時,都曾飽受質疑。

  而相比公共組織,政府對於透明度較低的個人基金會,會施加更嚴格的法律監管和審計,並輔之以民間組織的評估報告和強大的輿論監督。因此,很少有慈善機構敢在賬面上造假,存在醜聞的可能性也就被大大降低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