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能否把太原海子邊改造成成都錦裏

  • 發佈時間:2015-06-08 05:33:01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多次步行穿過太原的海子邊街,看著門可羅雀的各家店舖,以及無所事事的店主們,腦海中不由浮現出20多年前這裡人肩接踵的景象,一種複雜的情緒涌上心頭,既有深深的惋惜,更有隱隱的刺痛。

  惋惜的是,市場大潮下,海子邊街的店主們儘管在改革開放初期是勇敢的先鋒隊員,但大多數並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多少年來固守一隅,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殘敗。刺痛的是,如此的黃金地段已然敗落十幾年了,全省上下竟然都熟視無睹,政府及有關部門無人問津,也聽不到投資商的腳步聲,只有偶爾的路人眼睜睜地看著這條黃金小巷無聲地沒落下去。

  筆者不禁想起了成都的錦裏、武漢的戶部巷、福州的三坊七巷和西安的回民小吃街,同時也想到了改造後的太原食品街。

  何不將海子邊街改造成一條瀰漫著山西風味的小吃街?這個念頭突然在筆者的腦海閃現。

  也許有人會質疑這個念頭,認為太原有了食品街就夠了,沒必要重復建設再搞一條小吃街。筆者以為,這樣的質疑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改造是需要大量的資金的。但同時,筆者覺得很有必要一試。

  為什麼這樣説?筆者自然有筆者的理由。

  首先,食品街距離太短,食品自然也就不會有多豐富,人們還沒有注意就走到頭了,然後就不知該往何處去。而海子邊街明顯比食品街要長得多,食品的花樣自然也就能多多益善。

  其次,食品街上的食品基本上是外省的産品,山西本土的小食品寥寥無幾。對外地遊客而言,既然來到山西,肯定是希望能品嘗到山西的風味,否則只能是轉轉看看,沒有讓他們掏腰包的慾望。如果將海子邊街改造成具有山西地方特色風味的小吃街,既能吸引本地人流連忘返,也能讓外地遊人的鈔票自願地留下。

  第三,山西的地方小吃太多了,無論是省城太原,還是全省的景區景點,並沒有一處集中的展現。譬如錦裏,囊括了四川所有的風味,即使沒有時間轉遍四川大地,但起碼在小小的錦裏就可以吃遍四川。我們省內有不少媒體已經有若干年在做“吃遍山西”的文章,但究竟到哪吃遍?不知道。總不能指望所有的遊客真的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遊遍山西吧?估計沒幾個人能拿出那麼多的時間。

  當然,與緊靠武侯祠的成都錦裏、依託近代名人故居集中區的福州三坊七巷等相比,海子邊街四週缺乏可供遊人長時間欣賞的景區景點,不能不説是一塊短板。但細細找來,還是有幾個可以供遊人休閒的地方,譬如,南邊有著名的五一廣場和道教聖地純陽宮,中間有風光旖旎的文瀛公園,北面緊連著繁華的銅鑼灣商業區,東面一站地的距離就是太原火車站和汽車站。也就是説,如果有坐火車在太原作短暫停留的客人,只要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他就能溜達到海子邊街品嘗一下山西的小吃。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天天在喊要做好旅遊大文章,筆者愚笨,真不知這大文章裏究竟包括幾個章節。也許有人會説政府沒錢,無力改造。那麼,如今紅火的食品街是政府掏的錢嗎?不是。只要政府有政策,錢是有人會掏的。當然,如果真的要將海子邊街改造成山西小吃街,政府還是需要花一點點錢的。這點錢不是要花在街道改造上,而是要補貼山西各地的小吃,鼓勵各縣區有識之士前來省城,將山西各地的傳統小吃發揚光大。

  當然,筆者這個想法僅僅是想法而已,也可能無法實現。但筆者之所以提出來這個想法,只是希望能讓各位領導以及有錢的老闆們在轉型發展的道路上,換個思路謀出路,敢於創新激活力,積極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為推動“六大發展”、實現富民強省而不懈努力。

  鄭鳳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