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兒童消費市場 太多的浮躁與勢利

  • 發佈時間:2015-06-08 05:32:59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孩子收穫了快樂,商家賺足了銀兩。火熱的“萌娃經濟”考量家長“荷包”的同時,也帶來了些許隱憂——

  “六一”兒童節,歡喜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各路商家。商場超市影院餐廳紛紛亮起“親子”招牌,各路電商賣力促銷。“六一”兒童市場再次證明了“娃娃經濟”的巨大潛力。然而,面對商家熱熱鬧鬧的促銷,面對五花八門的兒童消費市場,許多家長卻頗感無奈。

  小孩子的錢太好賺了

  “這身行頭,T恤368元、短褲420元、涼鞋499元,哪是五六歲孩子服裝的價格,簡直比成人服裝還要貴。”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省城的王女士可沒有少花錢,包括玩具、服裝、電子産品、去公園等在內共消費了4000多元,其中,服裝消費佔了大頭。

  日前,記者走訪了省城多家商場和兒童服裝專賣店時發現,兒童服裝的價格直追成人服裝,價位在百元以下的幾乎難覓蹤影。除了服裝行業,玩具、傢具、娛樂、旅遊、銀行,琳瑯滿目的商品誘惑,無孔不入的廣告,無處不在顯示兒童消費市場的加速升級,吸引越來越多的商家掘金。

  當越來越多的商家意識到兒童消費已經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時,“人小錢多”的兒童消費市場便格外引人注目。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曾發佈的一份報告,兒童消費産業被多家投資者視為最具潛力和投資價值的行業,近幾年兒童消費市場保持了15%的高速增長,2015年可能會達到2萬億元。

  在省城華宇購物廣場玩具區,各式玩具一應俱全。記者注意到,一個芭比娃娃最低價200多元,其他小型玩具如鎧甲勇士、變形金剛等均在200元左右。進口玩具多在500元左右,而遙控車、飛機更是在600元以上。隨著物價的上漲,童裝和玩具的價格也明顯走高,高檔玩具價格更是直線攀升。然而,令人咋舌的高價位玩具也頗受青睞,一位銷售某品牌洋娃娃的服務人員表示:“節假日是生意最好的時候,許多家長會帶小孩來挑選玩具,價格雖然不便宜,但一般家長都經不住孩子的請求,都會慷慨解囊,大人少花可以,孩子可不行。”

  走訪中,記者發現“品牌、時尚、高檔、大氣”這些本應出現在成人消費市場中的詞語,儼然已經成為兒童消費市場的關鍵詞。

  其實,兒童服裝到底值多少錢?動輒千元的玩具真得比曾經的“鐵環”“猴皮筋”“玻璃彈珠”更能開發人的智力?答案不得而知。

  只有花錢才開心?

  夢想當警察的小明在剛剛過去的節日裏過了一把“警察癮”。小明的夢想是在時下最流行的一款體驗式消費中實現的。體驗性消費正成為省城當下兒童消費新亮點。

  記者在位於服裝城附近的七色夢想城看到,孩子們在此能夠體驗近幾十種職業角色。平日票價為120元玩5個館,週末則為168元。“這裡一共有30個館,項目太多,來一次根本體驗不過來,我們都來好幾次了。錢沒少花,就是買個孩子開心。”一位家長表示。

  在少生優育的今天,孩子成為家庭中最受重視的人,可謂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家長們在對其生活呵護備至的同時,也儘量滿足其各種物質和娛樂需求,加促了兒童消費市場成為一塊令商家垂涎的蛋糕。目前,除了像這樣的體驗職業項目,省城不少綜合商場設立了專供孩子享用的區域:室內攀岩、製作點心、繪本閱覽等等。而其他如搖搖車之類的小型設施更是隨處可見。

  商家紛紛搶灘,家長也樂於“被消費”。原因在哪兒?“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中,家長每天奔波于工作崗位與家庭之中,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因此,通過購買物質的東西來彌補自己的內疚感是多數家長願意做的事情。”王女士表示。因此,無論兒童服裝、玩具、電子産品等價格有多貴,為了能讓孩子得到自己想要的禮物,獲得快樂和滿足,家長們也甘願掏腰包。

  像王女士這樣靠物質的東西來彌補孩子的家長不在少數。不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家手裏富裕錢多了,購買力也不斷增強,但為了減少內疚感從物質方面大量滿足孩子就能一定帶給他們快樂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家長應當將眼光放遠,離開唯物質的怪圈,多陪陪孩子,在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正確思維方面多下功夫才是。我們孩子的快樂成長是不能只建立在無節制的花錢上的。

  讓兒童消費市場回歸理性

  雖然孩子們的“裝備”價格不菲,但絲毫不影響多數家長為自家孩子慷慨解囊。除了滿足小朋友們穿和玩的需求,抱著“望子成龍”心態的父母,對幼兒教育産業更是投以莫大的投入和激情。出生僅6個月的鄰居小寶,已經被媽媽報了價值一年8800元的“早教”課程。

  記者走訪發現,當前省城兒童教育培訓機構五花八門,只要有需要肯定能滿足,“文武皆有”。文的如國學、數學、書法、圍棋、科學實驗,武的如跆拳道、輪滑、武術等。

  一方面,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另外一方面則是時間、精力、財力的大量付出。這種“甜蜜的負擔”帶來的糾結令許多家長覺得“吃不消”。在“吃不消”的同時,有時還會“上火”。魚龍混雜的早教市場,就曾經出現過個別培訓機構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關門”的情況;花千元購買的玩具,沒有玩幾次便“歇菜”等等。

  業內人士認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參與雖然豐富了兒童商品的種類,但卻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使兒童消費市場變得浮躁與勢利。為了保證自己的利潤,不少商家調高商品價格、亂打概念、誇大宣傳,目的就是一個,讓家長掏“腰包”。

  如何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是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生産企業、娛樂體驗場所應在有益兒童身心健康上下功夫,家長則需要理性消費,畢竟不是花錢越多培養出的孩子就一定最有出息。

  本報記者 楊繼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