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微企業:走進“春天裏”

  • 發佈時間:2015-06-07 05:34:17  來源:吉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提示

  小微企業是就業的主渠道,是創業創新的重要源泉。扶持小微企業,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招”。

  經濟下行壓力下,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增多,迫切需要靠轉型和升級釋放更大增長空間。

  財政扶持、稅收優惠、金融支援、公共服務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逐漸落地,小微企業發展難的困境,正出現積極變化。

  “中小微企業大有可為,要扶開工、送一程,使‘草根’創新蔚然成風、遍地開花。”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句話。

  在浪潮奔涌的創業創新時代,突出發展民營經濟,讓小微企業長大強壯,成為穩增長、促改革和惠民生的重要力量,事關吉林省新一輪振興發展的大局。

  那麼,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相關部門有哪些支援政策能夠把小微企業扶開工、送一程?小微企業,能否信心滿懷走進“春天裏”?記者走訪了部分企業和相關部門。

  政策紅利促發展

  “摸得著”的實惠越來越多

  公司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允許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先證後照”到“先照後證”、“三證合一”、市場主體年檢驗照改為年度報告制度……隨著市場準入門檻的降低,我省大眾創業的熱潮噴薄而出。截至4月底,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61.92萬戶,同比增長11.38%,1至4月,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為7.92萬戶,其中絕大多數是小微企業。

  “通過改革,政府放出了權力,市場主體得到了效率和活力。”省工商局個體處處長崔益民説,我們將積極推進建立小微企業信用資訊互聯互通平臺,繼續探索實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推進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等。

  事實上,“生下來”雖易,但小微企業的“成活”、發展還面臨著場地、用工、服務、稅收、融資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2007年創業的佳麗服裝加工廠負責人劉同瑞告訴記者,像她這樣的小微企業要活下去、活得好,光靠自個兒能幹還不行,必須得有更多的政策支援,更得力的幫手才行。

  剛創業時,劉同瑞只是成立了一個小型的家庭服裝作坊,由於缺少場地,一直沒法擴大規模。去年3月,劉同瑞申請入住了長春市雙陽區小微企業創業孵化基地,可以免費使用面積將近150平方米的工作場地,還有基地專家進行指導。如今,加工廠的工人已經達到了30多人,還為部分下崗人員和周邊的農民解決了就業。

  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副廳長孫大維告訴記者,工信廳有針對性地啟動了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成立時間不超過36個月的創業小微企業入駐創業孵化基地,廠房租金按照市場價格70%收取;大學生和復(轉)軍人創業進駐創業孵化基地,廠房租金在減免30%的基礎上再減免30%;還有部分創業孵化基地有更為優惠的政策,比如:創業小微企業入駐創業孵化基地前6個月(在限定面積內)不收取房租,期滿後按規定收取;或者實行“免三減二”的房租優惠政策,即前3年不收取房租,後2年減半收取。

  “從2010年到現在,我們的創業之路與稅費減免密不可分。”懷揣創業夢想的80後大學畢業生張茜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2013年和2014年,我們企業共減免所得稅近2萬元。這些錢看似不多,但也能讓我多上一套設備、多進一批原料。這都是看得見的實惠啊。”

  省地稅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胡鐵寨説,近年來,國家出臺了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等減免稅優惠政策和免征小微企業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文化事業建設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有關政府性基金。如明確對月銷售額2萬元至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從2015年開始至2017年底,把減半徵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由10萬元再擴大到20萬元以下。省國稅局、省地稅局還聯合編印了《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宣傳手冊》免費送達至每一戶小微企業。

  資金活水解饑渴

  以前貸不到的款現在貸到了

  300萬元的貸款到賬後,孫廣輝長舒了口氣。

  孫廣輝是吉林清木園山葡萄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公司現有山葡萄基地5000畝,訂單農戶141戶,每年預付山葡萄農民合作社生産資料以及收購原材料的費用,是他的一塊心病。

  “任憑幾顧茅廬,也無法貸到款。風險水準高、業務收入和現金流不穩定、有效抵押資産少,這些原因我都能倒背如流了。”孫廣輝無奈地打趣道。省農村信用社客戶經理了解情況後,主動登門推介“繳稅貸”新産品,以近三年納稅總額為授信基礎,經過反覆測算,以聯保方式為其發放貸款300萬元,以前貸不到的款現在終於貸到了。

  半年內央行三度降息、兩度降準,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提到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在我省,已有7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總行或省分行層面設立了專門小企業部,佔總機構數72%,各家銀行紛紛創新産品,擴大抵質押範圍,從以往的固定資産抵押擴展到土地收益權抵押、林權抵押、應收賬款抵押、倉單抵押、專利權抵押等,多措並舉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有些小微企業對流動資金週轉貸款到期後仍有融資需求的問題,銀監會提出只要經金融機構調查和評審,符合相應條件的可以辦理續貸。同時,在保證風險可控的條件下,可使用年審貸款、迴圈貸款,採取分期償還貸款本金的方式,減輕企業還款壓力。

  今年,省財政更是拿出2000萬元加大對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扶持力度,並出資2億元支援設立吉林省小微企業擔保有限公司,專項做小微企業貸款擔保業務,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而過去從未獲得銀行貸款的蛟河市白石山鎮農民王彬,也摸到了幸福的大門。

  王彬所在的白石山鎮特色産業種植園,就是在當地人社等部門的支援下建立的返鄉農民創業基地。人社部門為他提供了創業擔保貸款,還聘請專家現場指導,讓王彬少走了不少彎路。

  據了解,為突出對小微企業重點扶持,我省積極探索多種反擔保模式,允許創業孵化基地或創業園為基地園區內創業實體提供擔保等,進一步降低門檻,對於符合條件規定的小微企業貸款,財政部門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予以貼息,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使企業在自身發展中享受到政策的優惠。截至今年4月末,全省已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5.8億元,累計帶動就業76.2萬人,一大批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從中受益。

  知難而進發展創新

  由小舢板到小巨人

  面對高成本時代來臨,緩解小微企業發展困境需要政府更大規模減稅、減費、減負。

  日前,我省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支援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從財政扶持、稅收優惠、金融支援、公共服務、政策資訊互聯互通等方面提出了十條政策措施,努力推動實現精準扶持,提高小型微型企業成活率和生存品質。

  重磅利好,足可以攪活我省小微企業一池春水。吉林省昌睿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卜睿説,“小微企業發展制約要素有關注、政策落實有保障,我們對發展更有信心了。”

  東北師大商學院副教授曲秉春指出,政府政策必不可少,但只是一個助力,在政府引導的同時,小微企業還要抓住機遇,在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上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才能活得更好。

  記者了解到,經濟下行壓力面前,一些符合産業發展方向、懂得創新、提質增效的企業顯得較為從容。

  從2009年僅一張桌子兩把椅子、辦公室不足20平方米的創業之初,到如今年銷售收入達700萬元的創業上升期,李彥在自己的創業之路上通過理念和經營模式的不斷創新變化,抓住新的機遇,收穫了艱辛與喜悅。

  “小微企業要想活得好,還得有自己的真本事。我的決策都是基於技術,看技術的成熟性,看技術是否有市場或潛在市場,我是否能把産品賣出去,在這個基礎上,我再決定是否要進一步研發或者産業化。”李彥説。

  和李彥一樣,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認識到,淘汰落後産能、增強核心競爭力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如今,在多方聯合“啃硬骨頭”的過程中,有利因素讓人振奮,制約問題正在突圍突破,越來越好的創業環境更將點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激情之火,大批小微企業也會走進發展的春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