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危機事件:品牌發展之“痛”

  • 發佈時間:2015-06-06 04:32:1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崔麗

  近些年來,一段時間,一些農産品品牌因為突發事件遭遇了各種危機,“問題奶粉”、“三聚氰胺”、“瘦肉精”這些前幾年的品牌危機關鍵詞仍然讓人記憶猶新,危機給當地政府、區域産業、農戶、龍頭企業、消費者幾方都帶來了短時間內無法彌補的傷害和損失,成為産業發展的“痛點”和必須解決的“難點”。

  這些事發突然、傳播迅速、影響惡劣的品牌危機是怎麼發生的?梳理這些事件,可以發現種種原因,從大的方面可分為兩種,一是內因,二是外因。突發事件是品牌危機的導火索,品牌管理缺陷是根本原因。外因比如突發病害對養殖業帶來打擊,傳言和謠言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放大效應,供求關係發生變化導致銷售不暢等。內因如産品品質出現問題,品牌主體不誠信,品牌擴張策略不當,行銷失誤等。

  如今,資訊傳播渠道的多樣化、時效的高速化、範圍的全球化,消費者權利意識的覺醒與法律意識的提高等,都使各類危機的傳播速度與傳播範圍大幅度增加。無論是其産品、服務出現問題還是受到其他原因的牽連發生危機,都意味著某些環節出了問題,這是絕對不能回避的,而危機公關只是在此前提下採取的挽救活動而已。任何品牌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在危機來臨時積極應對,變通處理,才能抵禦危機的侵襲,鞏固品牌實力。

  危機當頭,我們如何應對,以儘快挽回産業損失,挽回消費者信心呢?這類事件的發生和恐慌情緒的擴散,與缺少權威聲音和正確的資訊引導有關。一批問題農産品、一些個別的樣本之所以被過度關注和誇大,原因就在於缺乏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調查和澄清,導致以訛傳訛。很多事在專業人士看來是常識,但消費者對生産環節了解不足,因而做出非理性的選擇,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無論是有益消費者還是生産者,擁有專業知識的人都有義務提供科學、準確的資訊,幫助公眾更好地了解真相。比如草莓事件發生後,有關部門也作出了相應的反應,比如公佈抽檢結果,農藥、植保、質檢方面的專家出面論證等。但如何把這樣的聲音快速通過更多、更便捷的渠道傳遞給消費者,還值得進一步深入思考。

  這些年來,我國農業生産經營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但是相對於市場的發育來説還遠遠不夠。千家萬戶小生産的狀況普遍存在,在行業出現危機的時候,很難及時作出有效反應,迅速澄清事實。就拿草莓事件來説,單個的草莓種植戶或者合作社,甚至一個農業企業,很難有精力、時間、金錢以及能力去合情合理地應對,這才造成危機公關的延時和無力。因此,提高農業生産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增強産業危機公關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尤為必要。政府部門需要及時公佈品牌農産品的生産、檢測、銷售等情況,讓消費者不至於被小範圍事件牽著走。行業組織可以發揮橋梁作用,引導“城裏人”下鄉看看農産品的生産過程,了解農業。消費者與果農相互了解得多了,誤解和謠傳就會少了。

  不同的危機處理方式帶來的是截然不同的結果。品牌危機一旦發生,我們就要遵循品牌危機處理規律,不論是政府也好,企業也好,最迫切的任務是品牌主體要表明立場,通過傳播媒介來闡明對於危機事件的基本態度,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坦誠地承認錯誤,虛心接受公眾批評,並有積極的挽救或改進措施,達到政府和企業、農民和社會公眾的溝通理解,化解彼此間的誤解或敵意,再建立起政府與公眾之間的信任關係。品牌主體是否具有健康向上的經營理念和舉措,是決定傳播效應好壞的關鍵要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