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條龍”作業節本又增産

  • 發佈時間:2015-06-06 04:31:3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馮雷通訊員郝小行

  麥收在即,記者來到河北省深州市王家井鎮西李秋村仁中農機專業合作社,機手們正忙著對農機具進行檢修保養。“俺們合作社一共有4000畝土地集中化管理,現在離小麥收割還有一週左右。”理事長孫仁中向我們介紹道,“12套機械已經全部到位,從收小麥到種玉米,咱們3天就能把自己的活幹完,然後就可以外出作業了。”

  短短3天如何能完成4000畝地的收割、播種作業?原來,孫仁中所説的12套機械是他們進行一條龍作業的農機搭配形式,每套機械包括兩台聯合收割機、8台拖拉機、1台秸稈粉碎機、1台深松機、兩台旋耕機、兩台播種機。“一套機械開進地裏就是前面收割,後麵粉碎、深松,再緊跟著就是播種。”孫仁中指著眼前的一片麥田説,“比如這一片地,現在還長著小麥,機械一開過去,直接就把玉米種上了。”這麼一算,一套機械每天作業130畝,12套機械動起來,果然是3天就能“搞定”4000畝地。

  在採訪中我們了解到,除了作業效率高,“一條龍”農機作業模式還能促增收,每畝能增産100斤左右,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秸稈在1小時以內粉碎效果最好,破碎率能達到90%,這樣每畝秸稈所供養分相當於30斤複合肥。”孫仁中向我們解釋了其中的奧秘。

  另外,仁中合作社還通過引進玉米免耕深松分層施肥播種技術,購置專業機械14台,進一步提高種植效益。“這種技術耕得深,能深松25釐米,打破土壤隔水硬層,增加土壤水分透析度,實現作物抗旱、抗澇。”孫仁中説,“由於土壤疏鬆,作物根系較普通耕種方式能發達1/3以上,不但可以充分吸收養分,還能實現抗倒效果。”

  “咱們這土地增産潛力還非常大,就看怎麼種。”幾年來,孫仁中一直在追求高産,他相信機械化有文章可作,“土地規模流轉、集中化管理是未來農業的出路,而機械化、科技化就是糧食豐産的保障。”挑選良種、試用節水技術、引進先進機械……去年,仁中合作社在當地遭受旱災減産的情況下,實現玉米畝産1430斤。今年,孫仁中又為自己定下目標:將合作社玉米平均畝産提高到1700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