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京版控煙令實施將近一週 “家法嚴於國法”?

  • 發佈時間:2015-06-05 08:18: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京版控煙令實施將近一個星期,圍繞“嚴”與“難”眾説紛紜。有人調侃,“帶頂兒”的地兒不準吸,“露天人密”不準吸,看來除了家裏,到其他場所吸煙都有可能挨罰。那麼家是吸煙者的後花園嗎?看起來並不靠譜,調查顯示,相比在外,家庭控煙其實更早也更嚴,一般人家都有不許在家吸煙乃至不許帶滿身煙味兒回家的“家規”、“家法”。

  控煙,家庭的約束相當給力。許多吸煙者在酒桌上、辦公室甚至學校、醫院裏都吞雲吐霧滿不在乎,但在家中會自覺不自覺地少吸、不吸,實在按捺不住的,要麼跑到陽臺推開窗戶、要麼躲進廚房打開抽油煙機吸一會兒,更多的則選擇推門而出——到樓道裏去吸煙。之所以如此,無非是扛不住家人的埋怨和抗議,更不願烏煙瘴氣影響妻兒老小的健康。在家“不敢”吸煙是好事,但這“私”與“公”也不過一門之隔,到樓道裏吸煙怎麼就心安理得、堂而皇之?顧念“家裏人”可以做到自律克己,而對“其他人”,哪怕是門對門的鄰居、桌挨桌的同事,也時不時忽略無視,好像二手煙三手煙的危害不存在了似的,背後的思維方式很耐人尋味。

  不唯控煙,在社會文明領域,“家法”常常嚴於國法,“私地”的表現往往好于“公地”,這似乎已經成為某種規律。街道上、廣場上、公園裏、小區裏,儘管規定白紙黑字寫得清楚,“嚴禁”、“請勿”的標識比比皆是,但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攀爬塗鴉之人依然屢禁不絕,可他們一旦回到自己的私人空間,諸般令人反感的陋習立馬不治而愈。精心料理“私地”,而任性對待“公地”,只要求隨心所欲的權利和自由,而認為維護公共環境和秩序、尊重和關照他人利益不是我的義務、不幹我的事兒,恐怕正是公德時而不彰,不文明行為難止的根本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説,公共場所控煙是轉變“煙文化”的契機,更是提升全社會公共意識水位的契機。

  有人説,素質就是不用提醒,那麼,文明就是從顧小家擴展到顧大家。費孝通老先生曾以“差序格局”描述鄉土中國的社會觀念,指出中國人習慣以“我”為中心,漣暈般一圈一圈按照距離自己的遠近來劃分親疏,而規矩法度的執行也會隨著這種關係的不同而加以某種程度的伸縮。如今,面對現代社會火熱緊密的“新集體生活”,我們迫切要做的,正是打破“差序”,構建一種普遍的標準,重塑“人人自覺遵規守矩、人人自然相善其群”的文化土壤。

  控煙乃民之所願,“最嚴”模式能否從紙上、嘴上落到實處,就在此一舉。這不僅需要依靠“盯”“管”“跟”“罰”,更需要一個漫長的文化養成過程。掐滅一支煙到底難不難?問問吸煙者在家怎麼辦也許就明白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