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賠錢賺吆喝 電商團購還能走多遠

  • 發佈時間:2015-06-05 05:37:52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重慶晨報記者 周意立 報道

  電商“造節”的方式越來越多,臨近“618”,多家電商推出優惠活動,團購網站也不例外,返利、返積分、直減……它們正使出渾身解數,吸引自己的“粉絲”加入。

  不過,近年來競爭激烈、市場不景氣,許多團購網站消失了。而留下來的為了適應市場,就有了越來越多的改變。

  團購成為一種消費模式

  “每次去吃飯,我都會查手機,看這家店是不是有相關團購。”劉曉梅經常和閨蜜們聚會,無論是請客還是AA制,她都會首先看看是否能團購省點,“如果不夠吃,或者想嘗嘗團購以外的菜品,再點就行。”

  目前,團購已經成為一種消費模式,甚至是年輕人的消費常態。一些中老年人不熟悉網路,在消費時也會讓晚輩幫忙團購。現在,團購網站之間的競爭方式,是比誰的價格低。

  “比**團還要低13.5元”,在某團購網站上,這類促銷詞不少。而幾家大的團購網站,都會以低出對方些許價格的方式來吸引顧客。而一些新開的團購網站,甚至“倒貼錢”來吸引消費者。

  據重慶本地一家團購網站介紹,與商家結算價以外的優惠都是團購網站自己承擔的,相當於“賠錢賺吆喝”。

  為拉品牌商網站倒貼錢

  “基本上每家團購網站都和我們有合作,699元一桌的席賣得最好。”本地一家大型餐飲集團的負責人告訴重慶晨報記者,近年來餐飲受到較大衝擊,但通過網路團購,他們每個月的銷售差強人意,單店利潤都能保證。

  該負責人説,團購給他們拉來的消費者佔到了7成,88元的兩人餐和128元的4人餐是零餐類賣得最好的,“我們做了數據分析,把幾個賣得最好的菜專門做了改良,我們又是中央廚房,成本就降下來了。”

  該負責人透露,他們開團購實際上是賺錢的,“由於有些團購網站需要本地好的品牌‘撐門面’,他們要與網站分成。”他説,某團購網站找到他們後,預付了300萬元的費用,“實際上是我們和網站分成,網站先給我們打錢,然後這300萬作為分成再返給他們。”

  用積分返現來留住顧客

  實際上,團購網站的本質是增加消費者的粘性,讓他們願意並習慣通過網站團購下單消費。這種方式已經被人接受,但網站依然不能省心。

  一次,劉曉梅和家人選擇在較場口一家本地品牌的餐飲店就餐,“我看到一個128元的團購套餐,團購價128元,原價要288元。”她認為,這個套餐很適合前去就餐的一家4口人。

  當劉曉梅準備團購時,服務員卻表示不用團購,他可以幫著下單,最後去前臺付款128元就行,“老闆説如果顧客自己沒團購我們可以幫忙,這樣不用給電商提成。”劉曉梅同意了,因為她刷信用卡還有積分可賺。

  “這種方式難以避免。”某團購網站工作人員小陳説,直接以團購價售賣的方式可以繞過團購平臺,還有一些商家會和熟客直接對接,這樣網站就沒得賺了。

  “團購網站應該會受到很大衝擊吧?”面對記者的疑問,小陳贊同這種説法,她説,為了讓平臺成為消費者的首選,現在的團購網站通過積分制或返現等形式來留住顧客,“積分可以抵現,返現可以直接當錢用。”不過,她坦言,即使這樣,消費者直接與商家對接消費的情況,依然不能阻止。

  記者手記>

  廣撒網不如深挖井

  2010年起,隨著國外網路團購鼻祖Groupon的模式被引入國內後,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這一行業,廝殺幾年後,現在能留在業內的屈指可數。

  但記者發現,目前一些小的團購網站依然活得較為滋潤,比如專門團購某些領域的商品,或母嬰類,或服裝類,或小吃類。他們不去全面佈局,只專注于單一領域,從而形成自己的影響力,讓商家自己找到府,自己只需收取廣告費或賺取提成。

  廣撒網不如深挖井。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創業者不妨試著尋找可能的營利點。從點到面的積累,或許能為自己掘得幾桶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