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紅紫藍黃白:五色“小偷”“盜”視力

  • 發佈時間:2015-06-04 01:33:5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健康管理與慢病防控系列報道之一一八

  當我們形容對某樣事物的珍惜時,往往會説“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它”,然而,當真被問到該如何愛護眼睛,對眼睛的疾病到底了解多少時,大家知道的少之又少。在2015年“全國愛眼日”前夕,北京同仁醫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長王寧利教授將中國的眼科疾病總結為五種顏色“紅紫藍黃白”,希望公眾警惕高發的致盲眼底疾病。

  王寧利風趣地説,“愛眼日”,特別容易記。阿拉伯數字“6·6”,就像兩個眼睛,帶有眉毛的兩個眼睛,每年的6月6號是“愛眼日”。目的就是提起我們對健康的關注,如果我們的眼健康教育做得好,用不著跑很多的醫院。

  告別“十人九沙”

  今年的6月6日,是我國第20屆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告別沙眼盲,關注眼健康”。

  “提及沙眼,今天的年輕人已經知之甚少,然而沙眼曾經是我國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十人九沙”是我國上世紀40至50年代的真實寫照。”王寧利解釋説,上世紀40至50年代,我國是沙眼高發國家之一,城市人群中沙眼患病率達到30%,農村人群中沙眼患病率達80%至90%,人群中沙眼致盲率高達5%。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感染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眼病,主要傳播途徑是共同接觸的物體或者水。沙眼的感染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反覆感染沙眼可以導致瞼結膜瘢痕及倒睫,倒睫可以對透明的角膜造成機械性損害,直至角膜混濁而導致視力損傷,甚至完全失明。

  王寧利介紹説,我國防治沙眼工作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的,醫療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整體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以及衛生生活習慣得到廣泛推廣,使得我國的沙眼流行狀況得到有效遏制。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已經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根治致盲性沙眼的標準。這意味著沙眼這個曾經在我國困擾過幾億人的疾病實現根治。中國終於摘掉“沙眼大國”的帽子。

  共同感受一分鐘黑暗

  “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遊戲。把眼鏡摘下,把眼罩戴上,遮住所有的光明,不要給自己留出希望,感受一下短暫失去光明的感覺。”在活動現場,王寧利讓大家掏出手機,撥一個你最熟悉的號碼,看能否打通這個電話。‘119’不能撥,‘911’也不能撥,所有應急電話都不能撥,只能撥你熟悉的電話,哪怕能撥通查號臺今天也算是成功。”

  一分鐘,可以説轉瞬即逝,但在黑暗中卻相當的漫長……連一個你最熟悉的號碼都無法撥通,瞬間感受了黑暗中帶來的困難有多麼的巨大。當你再次獲得光明的時候,這個操作卻又是如此的簡單,光明就是這樣,短暫光明的失去給你帶來這麼大的不便,那麼如果是永久的失明,將帶來的是黑暗和深淵。

  “有很多眼病可以導致我們失去光明,交通事故、意外傷害、青光眼、白內障、糖尿病等等的疾病。”但是王寧利又説,今天主要是想告訴大家,導致盲目的這些疾病,80%是可防可愈可治可控制的,只要我們關注眼健康,做出最大的努力,就能免去感受這種盲人的經歷。

  五種眼病要記牢

  隨著我國科技進步和醫學水準提高,人民健康意識逐步提升,諸多傳統的致盲性眼病被攻克了,然而有時發展亦是雙刃劍,時代進步了,新的眼部疾病譜以及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我們的每人平均壽命提高了,很多疾病滅絕了,但年齡相關疾病、代謝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卻迅猛增長,眼科疾病尤為突出。”作為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的主委王寧利認為,在中國,這種趨勢非常明顯,而且極有特色。

  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三大致盲性眼病——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變性,在我國依然橫行。

  王寧利指出,與世界衛生組織呼籲的三大致盲性眼病所不同的,我國的致盲性眼部疾病譜具有中國特色,除青光眼和白內障,以黃斑變性為代表的諸多眼底疾病成為日益威脅人們視力健康的無聲殺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病理性近視。“與白內障的可治療,及青光眼具有劇烈疼痛感及快速的視力喪失的特性相比,不疼不癢的眼底疾病似乎更具隱匿性和不可逆轉的嚴重危害。”

  王寧利把這種現狀概括為五種顏色:紅紫藍黃白,分別代表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理性近視,青光眼,老年黃斑變性和白內障五大致盲性眼病,其中有三種是眼底相關疾病。

  流調數據顯示,75歲以上的老年人的白內障患病率高達91%,全國有400—500萬的白內障患者,其中接近一半會失明,白內障仍居我國致盲因素之首。另有數據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口中青光眼患者高達940萬,其中達到法定盲的患者達520萬,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如得不到及時治療,24—48小時能即可完全失明。然而,值得欣慰的是,白內障可以通過手術等治療方案實現治愈從而恢復視力。而青光眼具有疼痛,眼睛腫脹等鮮明特徵,容易早期發現並通過用藥控制其進展。

  眼底病發病癒加普遍

  我國眼部疾病還有另外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眼底疾病發病癒加普遍。眼底是人體唯一一處活體能夠直接觀察到血管情況的部位,是很多全身疾病的反映的窗口。隨著近些年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造成與之相關連的眼底疾病,如高血壓眼底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黃斑變性,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等全身性疾病引發的眼底病發病率和患病人群大大增加。

  王寧利提醒到,眼底病是拖延不得的,以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為例,急性進展期可在短短2—3個月內就造成失明的嚴重後果,即便不是急性發作,如果得不到及時規範化的治療,2年內85.1%的患者視力將降至法律盲(注:視力小于0.1),意味著十人中有八人將失去視力。而規範的治療也是挽回視力的唯一有效方法,早期足量的用藥將為患者帶來極大的益處,全球數據表明,雷珠單抗 6年間減少50%的老年黃斑變性所致失明。

  “眼病牽一髮而動全身,眼底疾病更是如此,眼睛出了問題,很可能預示著你身體的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等。一方面,我們需要大家了解眼部疾病,這樣才能預防疾病;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多學科整合,一起努力消滅眼疾。”王寧利教授最後呼籲。

  健康小貼士

  “偷”走視力的顏色

  “紅”是什麼,是血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經成為我們工作人口中的第一位致盲眼病;

  “紫”代表眼睛得了近視眼。高度近視眼引起的這一類的並發癥,已經成了我國另一類的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

  “藍”説的就是青光眼。有80%的青光眼是在不知不覺發生的,所以叫視力的“小偷”,是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重要原因;

  “黃”就是老年黃斑變性。黃斑變性急性發作2個月就可能失明,但是,很多人卻不當回事兒;

  白內障仍然是讓國人失明的頭號殺手,而且80歲以後幾乎每個人都會得白內障。好在白內障可以治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