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醫藥 > 健康資訊 > 正文

字號:  

警惕五種“有色”眼病 專家教你護眼小妙招

  • 發佈時間:2015-06-03 09:47:49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孔瑤瑤  責任編輯:朱苑楨

  紅紫藍黃白

  如果用眼罩將眼睛遮住,然後拿出手機撥出一個最熟悉的號碼,你是否能辦得到?如果試過,你就會發現平日如此簡單的一件小事在完全看不到的情況下就會變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這也只是盲人日常裏遇到的最微不足道的障礙。

  80%-90%的外界資訊都是通過眼睛被我們感知的,隨著生存環境的變遷、生活習慣的改變,視力損害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將我們獲取資訊的“窗口”蒙蔽。愛眼日來臨之際,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強調,80%的失明其實都是可以被預防或治愈的,對於眼健康,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

  沙眼致盲已成為過去

  今年的愛眼日主題是“告別沙眼盲,關注眼健康”。如今,提到沙眼,已經很少有年輕人知道。不過,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沙眼卻是我國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感染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眼病,主要傳播途徑是共同接觸的物體或者水。沙眼的感染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反覆感染沙眼可以導致瞼結膜瘢痕及倒睫,倒睫對角膜造成損害,直至角膜混濁導致視力損傷,甚至完全失明。

  王寧利教授介紹,我國曾經是沙眼高發國家之一,其高發程度被形容為“十人九沙”。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沙眼這個曾經在我國困擾過幾億人的疾病實現了根治,沙眼如今在中國已不再是公共衛生問題。但是新的眼部疾病譜及其挑戰也隨之而來。

  中國眼部疾病譜呈“紅紫藍黃白”

  “我們的每人平均壽命提高了,很多疾病滅絕了,但年齡相關疾病、代謝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卻迅猛增長,眼科疾病尤為突出。在中國,這種趨勢非常明顯,而且極有特色。”王寧利教授説道。

  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三大致盲性眼病——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變性在我國依然橫行。但與世界衛生組織呼籲的三大致盲性眼病不同的是我國的致盲性眼部疾病譜還具有中國特色,除青光眼和白內障,以黃斑變性為代表的諸多眼底疾病正在成為威脅人們視力健康的無聲殺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病理性近視。與白內障的可治療及青光眼具有劇烈疼痛感及快速的視力喪失的特性相比,不疼不癢的眼底疾病更具隱匿性和不可逆轉的嚴重危害。

  王寧利教授把這種現狀概括為五種顏色:紅紫藍黃白,分別代表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理性近視、青光眼、老年黃斑變性和白內障五大致盲性眼病,其中有三種是眼底相關疾病。

  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眼病中最嚴重的並發癥,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各種致盲眼病中約佔8%。

  初得糖尿病的人是不會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但隨著發病時間延長,一般7-8年後就慢慢開始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隨著病程延長,病變會越來越重。病程大於10年的患者中超過70%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程大於20年的患者中這一比例將超過90%。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首先要以預防為主,有糖尿病史的人如果感到眼睛幹澀,可以做一些糖網早期的排除檢查。正確及時的干預可以使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避免失明,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完全可以保護好自己的視力。

  紫——病理性近視

  病理性近視也被稱為高度近視。我國是近視眼的患病大國,而且我國高度近視的發病率很高,在小範圍人群中,患病率高達6.9%。近視超過600度就屬於高度近視。

  一般青少年發育成熟後,近視度數基本就不再增加。但有少數高度近視發生的時間較早,近視度數會隨年齡增長而不斷加深,甚至可達2000度以上。

  當發展為病理性近視時,眼睛會出現葡萄腫,白眼珠變薄後,可以看到紫色眼內組織透出,所以用紫色來代表這種眼部疾病。

  病理性近視常出現眼前黑影飄動、視力突然下降或視物變色等症狀。因此,當患有高度近視的人突然出現視力減退、眼前有黑影飄動、閃光感或感覺眼前有固定黑影遮蓋時,應儘早到醫院找專科眼科醫生檢查。

  黃——老年黃斑變性

  “黃斑變性”往往和“老年”在一起,是因為這是一种老化退行改變。有數據顯示,50歲以上人群中黃斑變性的患病比例為1/6.5,80歲以上人群中每4人中就有1人患有老年性黃斑變性。

  黃斑是視網膜的一部分,同時也是視網膜上看東西最敏銳的部分,人們看東西時最中心的視力就是由黃斑負責的,一旦黃斑部位發生疾病就會嚴重影響視力。

  黃斑變性的症狀表現為視野中心出現模糊暗點,導致閱讀或做事務需要更多的光線。晚期模糊暗點變得更大更暗,視力下降,嚴重時可以致盲。

  老年黃斑變性進展很快。以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為例,如果得不到及時規範化的治療,2年內8成以上患者的視力將降至0.1以下。規範的治療才是挽回視力的唯一有效方法。對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不管有沒有出現症狀都建議每年查查眼底。

  白——白內障

  流調數據顯示,75歲以上的老年人的白內障患病率高達91%,全國有400-500萬的白內障患者,其中接近一半會失明,白內障仍居我國致盲因素之首。

  老年性白內障是最常見的白內障類型,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引起晶狀體發生老化,從透明變混濁的一種退行性病變。一般從50歲開始,中老年人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明顯升高。在我國,80歲以上的老人,白內障患病率幾乎為100%。

  白內障只有通過手術才有可能治愈,同時也是可預防的。紫外線是産生白內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天陽光很強時,建議佩戴墨鏡進行防護,此外,白內障也與維生素缺乏有一定的關係,平時可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藍——青光眼

  青光眼的“青”即藍色。王寧利教授説,青光眼被稱為視力“小偷”,是因為70%-80%的青光眼不疼不癢,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青光眼是一種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

  我們的眼球像氣球一樣,為維持其外形和功能需要一定壓力,但這個壓力有一個正常範圍的限值。當眼壓升高,超過眼球所能耐受的範圍時,會造成視神經損害,導致視野缺損,進而發展為青光眼。如不及時治療,視野可全部喪失甚至失明。

  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青光眼患者的後代不一定都得青光眼,只是比正常人得青光眼的幾率大,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在40歲以後應定期眼科檢查。

  有的青光眼早期沒有症狀,患者往往沒意識到自己得了青光眼,僅在體檢或遮住好眼時才發現患眼已失明。也有的會出現眼紅、眼睛發澀、異物感、眼眶酸脹、鼻根部發酸、眼脹、偏頭痛,晚間看白熾燈泡有紅綠光圈,視物模糊,經過休息,症狀可以緩解或消失。

  青光眼一旦得了就是不可逆的,但發現得早,早期干預和治療是可以減緩病情惡化的。因此,如果出現上面的這些症狀,要引起重視。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的人,更應引起高度關注,主動到醫院查查眼底。

  ■小貼士

  專家王寧利提供的護眼小妙招

  ●每天照鏡子的時候看看自己的眼睛,瞄準一個目標看看視感是否發生了變化,這是關愛眼睛的第一步。

  ●食物鏈要平衡。眼睛是對微量元素極其需求的器官,食物鏈不平衡,可能會給眼睛帶來麻煩。

  ●暴露在強光中要佩戴墨鏡,保護嬌嫩的視網膜。

  ●使用電子産品要適度,不讓眼睛超負荷運作。

  ●眼睛感覺不舒服和有變化時及時去醫院。

  ●保證每年一次眼科檢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