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考移民”不僅讓我們見識投機

  • 發佈時間:2015-06-04 01:33:1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教育時評

  文·潮 白

  高考在即,“高考移民”也如影隨形地又一次進入了公眾視野。據報道,2013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針對“高考移民”已相繼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合法遷入的外省市考生與本區原有考生公平競爭。然而,還是遏制不住假的。僅2014年,他們就成功清退了1465名“高考移民”。虛假“高考移民”的猖獗程度可見一斑。

  人口有流動,就會有移民,因此而産生的“高考移民”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大規模的“高考移民”絕對談不上正常,它鑽的是國家政策的空子。我國幅員遼闊,各省市區之間不僅發展不平衡,教育水準也存在極大差距,這一客觀存在決定高考錄取分數線還不可能劃一,不能不對偏遠地區予以傾斜。因此,同樣的高考分數,在此處可能只能讀專科,而在彼處卻可能就讀一本院校。也正是這個“剪刀差”,給了那些有能量的人躍躍欲試的衝動。一旦得手,“高考移民”的性質也就發生了畸變,顯見關聯的是吏治等一系列問題。內蒙古有關部門發現,相當多的移民家長為鄰省的公職人員,許多還是領導幹部,他們採取非正常手段遷移戶口,通過不正當手段為子女在內蒙古空挂高中學籍。這些“高考移民”一方面在原籍享受優質的高中教育,另一方面又侵佔國家分配給內蒙古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這就是非打擊不可的了。

  有意思的是,“高考移民”並非只是當代的産物。我們不是喜歡拿高考和科舉類比嘛,而在科舉時代,“科舉移民”也成了一種現象。比較起來,二者真是何其相似乃爾。稍有差別的是,現在叫“移民”,那時叫“冒籍”,冒充籍貫,不是那兒的人而冒充那兒的人。

  洪邁《容齋隨筆》説,他家藏有一本宋真宗鹹平元年(998年)的登科進士名冊,他驚奇地發現,該榜50人中除了第9名的劉燁,“余皆貫開封府”。他推測,未必是京城的人水準有多高,很可能是“外方人寄名托籍,以為進取之便耳”,因為京城考生的錄取率高。這是很有可能的。吳宗國先生考證,唐朝科舉錄取比例最高的是長安、同州和華州。長安是京兆,另兩處也在今天的陜西境內,屬於京兆的輻射範圍。這種情況在宋朝想來也是同樣。方勺《泊宅編》有一段自白,印證了“科舉移民”的存在。方勺是江西考生,但跑到杭州應舉,結果給人告發,不讓考。方勺就找了杭州知州蘇軾,“賴公照憐,得就試”。這就是説,有賴東坡從中斡旋,他的“科舉移民”問題才算過關。至於東坡如何操作,史書沒有多説兩句,成為憾事。

  對“高考移民”的處理,內蒙古有關部門已經與相關省市紀律檢查機關取得聯繫,明確對涉及公職人員偽造身份的,將嚴肅查處。而處理“科舉移民”,比這要嚴厲得多。舉個極端的例子,萬曆乙酉科(1585年)查出共有浙江馮詩、章維寧等8名“科舉移民”,怎麼處理的呢?馮、章二人“枷示順天府前”。這年冬天偏偏“凜冽倍常”,二人“僵凍幾死”,賴同鄉沈繼山“以鄉曲憐之,倍予衣食,得不斃”。而沈繼山卻為此付出了貶去南京為官、降俸二級的代價。枷滿之後,馮、章二人與其他6人“俱發為民,禁錮終身”。本人無意對嚴刑峻法津津樂道,只是想説,僅內蒙古一地的“高考移民”便如此嚴重,估計全國範圍的治理用常規辦法是難以奏效的,套句俗話説需要“加大力度”。

  “欲求事君,而先欺君乎?”宋人這句話是針對“科舉移民”説的,把“君”置換成“國家”或“社會”。那麼,始於投機行為而必然導致欺詐行為的“高考移民”,不僅會嚴重損害高考的公正性,而且想遷來就遷來,想遷回就遷回,也讓我們見識了權力的濫用程度,非剎不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