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五型經濟”打造新南京新經濟

  • 發佈時間:2015-06-02 17:30:5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郝金寶郝亮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日前,南京市召開搶抓戰略機遇、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工作會議。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黃莉新在講話中指出,要深入貫徹中央和江蘇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機遇,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創新型、服務型、樞紐型、開放型、生態型“五型經濟”,把樞紐經濟打造成新時期南京加快發展的重要經濟品牌。

  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把南京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創新型城市。會議提出,南京市要充分發揮科教與人才資源優勢,切實把創新驅動戰略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點上。大力推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以南京高新區“一區兩園”為主戰場,整合創新資源。強化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抓緊實施“科技企業培育百千萬工程”和科技企業“小升高”計劃,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深入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落實“中國製造2025”南京市實施方案,推進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製造,著力培育軌道交通、機器人3D列印等先進製造業;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新型顯示、未來網路、衛星通信、新能源汽車等優勢新興産業集聚、集群、集約發展,做大做強;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深入實施“千企升級計劃”,有效化解過剩産能。加大人才管理改革力度,注重培養既通科技、又懂市場的複合型創新人才,加大海內外領軍型創業創新人才引進力度,不斷提高人才計劃實施的效率和效益。著力提升紫金科創特區、大學科技園等創業創新載體的服務功能,加快構建和完善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眾創空間體系,弘揚“創客文化”,扶持創業創新,把南京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創新型城市。

  大力發展服務型經濟,把南京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中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江蘇省會中心城市的功能優勢,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現代産業體系。堅持把軟體與資訊服務作為第一優先産業予以重點扶持,大力發展科技服務、現代物流、金融商務、工業設計、文化創意、品牌會展等生産性服務業,積極培育電子商務、健康養老、體育健身、休閒旅遊等新興服務業,重點建設一批專業化、規模化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打造一批國際化、高端化的總部經濟基地。著力推進製造業服務化,啟動實施一批示範引領項目,引導更多企業由生産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推動網際網路在各行業深入應用,大力發展“網際網路+”製造業、商貿、金融、農業等新業態,打造一批網際網路特色産業園區,加快做大做強網際網路經濟,把南京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中心。

  大力發展樞紐型經濟,把樞紐經濟打造成新時期南京加快發展的重要經濟品牌。會議提出,堅持以載體建設為抓手,切實把綜合樞紐優勢轉化為轉型發展優勢和産業競爭優勢。以長江-12.5米深水航道疏浚延伸至南京為契機,依託南京江海轉机主樞紐港,加快構建和完善現代化綜合性的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航運物流、倉儲配送、集散分撥等高附加值産業,打造海(江)港樞紐經濟區。進一步強化祿口國際機場的區域樞紐功能,逐步加密通達國內主要機場航空快線,加大國際客貨航線開闢力度,加快設立空港經濟開發區,大力推進中國郵政航空速遞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帶動航空物流等臨空産業發展,打造空港樞紐經濟區。依託高鐵南京南站,統籌規劃建設換乘便捷、環境優美的城市綜合功能空間,大力發展高品質的商務辦公服務和總部經濟,打造産業高端、輻射沿線、宜居宜業的高鐵樞紐經濟區。充分發揮南京“中國軟體名城”的引領作用,依託南京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建設,大力培育基於網際網路的各類新興産業,加快建設“智慧南京”,打造長三角區域資訊服務産業基地。推動港、産、城相互融合、協調發展,把樞紐經濟打造成新時期南京加快發展的重要經濟品牌。

  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把南京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對外開放新高地。會議提出,要積極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積極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加強技術、資金、人才、資訊等方面的國際交流合作,引導和推動外資更多投向新興産業。加快推進對外貿易轉型,著力提升自主智慧財産權和自主品牌、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産品的出口比重,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特別是離岸外包産業,加強文化、旅遊、中醫藥等新興領域的産業和服務出口,積極開拓東盟、中亞、中東等新興市場。高起點建設兩岸産業協同發展和創新試驗區、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為“引進來”提供更加優質的載體平臺。支援本土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建立境外生産基地和服務網路,支援軟體和資訊服務等新興優勢産業建立境外研發、行銷機構,帶動産品、技術和標準“走出去”。加快謀劃佈局境外合作區和産業集聚區,加強跨國投資貿易的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建設,為南京市企業和組織“走出去”創造便捷條件。學習借鑒上海自貿區建設經驗,深化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提升國際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準,把南京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對外開放新高地。

  大力發展生態型經濟,把南京打造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人文綠都。會議提出,要堅持走綠色、低碳、迴圈發展之路,實行更加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大力推行企業清潔生産,加快園區和産業的生態化改造,推進資源迴圈利用,提升産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水準。堅決淘汰落後産能,提高環境準入和污染排放標準,健全環境資源價格激勵約束機制,以經濟杠桿倒逼企業節能降耗減排治污。有力有序推進金陵石化及周邊、大廠、梅山、長江大橋地區等四大片區工業佈局調整,推動南京化工園轉型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材料産業園。重點整治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城市揚塵等污染源,持續改善全市空氣品質。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城市公共管理服務水準,把南京打造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人文綠都。(郝金寶郝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