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光谷,每天都上演創客的傳奇故事

  • 發佈時間:2015-06-02 02:31:1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地360度旋轉的機器人,手指輕輕一揮便可遙控各種電器開關的手環,利用手機即可與老師實現課堂互動的微彈幕……在華中科技大學啟明學院,幾乎每個實驗室都能見到圍成一群擺弄物件的學生。他們時而蹙眉思考,時而開懷大笑,而他們的“炫酷”科技創新産品更是讓記者大開眼界。

  “這個臂環能採集手臂表面肌電信號並加以識別,通過一定編程,進而實現人對電腦、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遠端控制。”在並不寬敞的實驗室裏,來自大學生創業團隊電工電子科技創新中心的馮盤龍輕輕抖動手腕,就能遙控播放PPT,開關電燈,還能玩體感遊戲。目前,他與另兩位聯創團隊隊員合作,已經註冊了公司,産品即將推向市場。

  華中科技大學坐落于有“中國光谷”之稱的武漢東湖高新區,近年來這所高校每年走出百名企業家和創業者,造就了“華科系”創業幫的傳奇故事。在擁有幾十所大學的“中國光谷”,華中科技大學只是其中一角,更多的創客跟他們一樣,懷揣創業夢想,憑藉著好創意和好技術,開啟創業之旅。

  華中農業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人聲鼎沸,現場時時傳來爆笑。這並不是學生們在觀看喜劇,而是第十五期“光谷青桐匯”創業活動正在這裡舉行。

  在每月一期的“青桐匯”創業路演上,女博士趙雅媛依靠用柿子皮提煉“貴金屬吸附劑”的項目,獨攬10張投資邀約函,成為本場最大贏家。“在這個創業舞臺,只要項目好,一定有‘錢景’。”趙雅媛説,創業環境好,讓他們實現創業夢想不再像以前一樣坎坷。

  高校之外,在“中國光谷”的一個名為“光谷創業咖啡”的咖啡館,每天也在上演著創客創業的傳奇故事。在光谷資本大廈一間不起眼的辦公室裏,創客們邊喝咖啡,邊向創業導師學經驗,與天使投資談合作,向創業前輩學路演,直到拿到千萬元投資的並不少見。

  1992年出生的付小龍,兩年前還經常去光谷創業咖啡,與同行們交流,找大佬們要投資,如今他所創辦的公司估值已經達到6000萬元,並獲得1000萬元A輪融資。而他創業的最初動機,只是為了能夠方便地和女友交流,之後便在學校組建團隊,研發出“戀愛筆記”APP,短短兩年內受到大量青年情侶的青睞,用戶已達300萬。

  當光谷創業咖啡擠滿創業者的時候,就在其隔壁的一間不足30平方米的辦公室裏,3個開發手機遊戲的創業者正專心地在電腦上畫圖。作為團隊創始人,“80後”的孫傑有著“90後”的顏值。“創業讓我變得年輕。”他笑著説。

  在與記者交談創業項目時,孫傑低調、內斂。一年前,他還在騰訊拿著高薪,但最終還是選擇辭職創業。“我就是享受創業的過程,這就是我的夢想。”孫傑説,“即使失敗了,對我來説也是一种經歷。”

  “從0到0.1,先幹了再説。只要有創意,並樂於動手去做,就是創客。”武漢光谷創客空間負責人晏文臨説,武漢目前大概有3000名創客,活躍在各個創客論壇、QQ群、微信朋友圈。

  在老晏的創客空間裏,創意者支招,設計者做計劃,製造者動手。不論白天黑夜,工作日或週末,有時有人突然迸出一個點子,大家覺得可行就迅速聚在一起動手製作,失敗後就再想辦法。截至目前,在武漢創客空間誕生的各種發明已有30多項,有汽車酒駕檢測儀、魚塘增氧器、鐳射迷宮等,製作出的産品賣出近100萬元。

  無論是高校、創業咖啡館、創客空間,好創意每天都在誕生,華創空間、武漢去創吧等一批創客聚集的圈子也正在擴大,成為創業者心中的天堂,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加入者。

  (新華社武漢6月1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