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光谷“資本特區”再掀創業潮

  • 發佈時間:2015-03-10 16:31:11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楚天金報記者劉曉傑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在光谷,這個當今中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來自全球各個角落的投資者們,正埋頭于金字塔底部龐大而饑渴的中小企業群體,以期找到各自最好的財富伴侶。

  500多家金融機構背後,是一大波年輕的光谷人,懷揣著科技與財富的夢想,以創業者的身份,實踐自己的夢想。

  據不完全統計,東湖高新區科技企業數量正以每年3000家左右的速度增長,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在“中小企業融資難”這個老問題上,作為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光谷正努力探索可供借鑒的新方法。

  2000家企業受益

  去年創新性融資超500億元

  過完農曆春節,田涯覺得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大步。

  “年前,跟投資方已經談得差不多了。”昨日,在光谷創意基地,31歲的創業者田涯告訴記者,團隊首個創業項目“環球藝術家APP藝術商城”已籌備了一年多。

  無獨有偶。

  作為我省首單産權並購融資受益者,去年底,武漢嘉儀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願兵也獲得了一筆300萬元的貸款,“公司處於初創期,對資金需求比較大。”

  2014年10月,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繆向水團隊研發一項奈米級薄膜檢測技術,光谷聯交所掛牌,專利作價300萬元。

  以“保證保險”方式,武漢農村商業銀行為嘉儀通提供貸款300萬元,並允許企業拿資金買到專利後,再將專利交給銀行質押。一旦企業無法償還貸款,保險公司、東湖高新區管委會、銀行將按一定比例分擔風險。

  科技與資本之間的化學反應,又一次挑起光谷創新創業的激情。

  以光谷青桐匯為例,據記者了解到,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45位創業者拿到真金白銀,其中,單個項目一舉創下單筆3500萬美元的最高融資紀錄。

  “不怕沒有資金,只怕沒有想法。”東湖高新區相關負責人稱,2014年,光谷的創新性融資累計超過500億元,“有2000多家中小企業找到資金。”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東湖高新區的註冊企業達3萬多家,其中,科技型企業超過11000家,企業數量正以每年3000家左右的速度增長。

  設政府引導基金

  逾500家金融機構扎堆光谷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從“專利質押”到“萌芽貸”再到“銀行+保險”,一個個金融創新産品次第推出。

  “通過貸款保證保險,我從漢口銀行貸到了30萬元。”另一個創業者,武漢青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朝雄坦言,“這些新舉措確實為企業打開了一條新路。”

  所謂“貸款保險”業務,就是缺少抵押物的企業為了能向銀行貸款,在保險公司給貸款買一份保險,如果將來發生壞賬,無力償還貸款,可由保險公司先行賠償損失。

  創新創業的熱潮,吸引著來自全球的各類金融機構源源不斷地來到光谷。

  “每天不一樣。”對此,東湖高新區金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已聚集有各類金融機構超過500家,其中,銀行機構22家,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有一個網點,超過500人專職為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市場的繁榮,離不開政策的推動。

  去年9月初,東湖高新區推出《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打造資本特區的暫行辦法》規定,凡在東湖高新區新設立或新遷入的金融機構,最高可獲得獎勵2000萬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東湖高新區設立5.2億元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目前,已引導成立由22家各類子基金、資本規模達到42億元,財政資金效應放大8倍。

  “如果把金融機構比作水,高新區的企業就是水上的船,只有水多了,這些企業才能乘風破浪。”東湖高新區有關負責人如是説。

  探索“撥改投”模式

  “資本特區”變身企業孵化器

  不出意外的話,再過三個月,田涯的項目就能上線了。

  “做藝術圈的共用平臺。”指著一款背景為紅色的APP,田涯告訴記者,這一手機移動終端平臺正在內部測試,“光谷,是目前創業環境最好的地方之一。”

  此言不虛。作為國家級創新示範區,蟄伏著群體龐大的科技型企業。在我省發展坐標中,光谷素來是排頭兵,“先行先試”重任在肩。

  “創新和活力,就像硬幣的兩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盧現祥表示,包括科技金融在內的改革創新是大勢所趨,“也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要求。”

  對此,東湖高新區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接下來,借鑒北京中關村、深圳前海等金融創新試點,圍繞企業融資難、資本國際化等問題,光谷將進加快示範區要素市場建設。與此同時,將探索財政資金“撥改投”模式,做大科技成果轉化和天使投資基金規模,放大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