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未來論壇系列講座首度走進清華大學

  • 發佈時間:2015-06-01 18:3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溫濟聰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日訊 (記者 溫濟聰) 未來論壇“理解未來”系列講座首度走進清華大學,來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李凱以“顛覆性科研與創新”為題,與清華學子一起探討顛覆與創新的邏輯。此次講座上正式成立的未來論壇“青年行動小組”也派出代表,與李凱教授展開一次精彩的對話。

  當下的中國,正掀起鼓勵青年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那麼,什麼樣的創新才算得上是顛覆性的創新?

  既是電腦領域頂尖科學家,同時也是上市公司創始人,兩種身份切換的人生成就了李凱前半生的傳奇。作為創業者,李凱教授在2001年與合夥人共同創辦了Data Domain公司,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重復數據刪除産品,2009年這家公司被EMC以24億美元收購。作為傳統存儲磁帶時代的終結者之一,李凱教授通過分享在這一過程中如何發現市場機會,如何通過技術解決市場産生的新的需求,總結出關於顛覆性創新産生的4個條件:團隊中必須有最好的人,既需要懂技術的人,也要有懂市場的人;對市場有深刻的了解 ,明白市場轉化為産品的真正需求是什麼;技術要與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趨於一致;儘快建立一個新的産品類型,形成新的市場,哪怕這個市場規模很小。

  李凱教授贊同“未來論壇青年行動小組”代表成員,北京格靈深瞳資訊技術有限公司CTO趙勇對於顛覆性創新的實踐路徑:如果現有市場環境不能滿足對顛覆性創新技術的支援,那就通過創業來推進。

  在北京、在深圳,類似趙勇這樣的創業者正在逐步實踐中國未來科研與市場結合的責任。而探索未來顛覆性創新的前景,也正在成為他們每一天的工作內容。

  未來論壇“青年行動小組”成員,百度研究院副院長余凱主持的團隊最近已經將計算式視覺學習的精度提升至了95%以上。在他看來,未來電腦的深度學習,將能夠把現在實驗室內的人工智慧技術最終實現為服務人類生活的“身邊智慧”。

  暢想未來20年,包括“身邊智慧”在內的深度人機交互技術,在此之上基於移動互聯網、傳感技術的物聯網應用,可能構建出一個人類現在無法想像的平行多維世界。而在這一個願景實現的路途中,需要顛覆的絕不僅僅是技術。

  “單純的技術突破是不足以成為顛覆性的創新。顛覆性創新需要的是一個來自一個體系的創新,這其中包括資金渠道的創新、科研體制的創新、甚至是政策體制的創新。”李凱教授看來,科研與創新其實應該有所區分,科研是用資本轉化為技術,而創新則是把科研轉化為收益。

  然而,過程,其實正是對於現行“行政式命令式”創新體制的實質性顛覆。“創新最重要的考慮是讓市場做決定。”未來論壇“青年行動小組”成員。東風英菲尼迪總經理戴雷看來,用戶的潛在意願,往往應該是科技創新者最應閱讀的需求。

  據了解,未來論壇是由中國時下深具影響力的一批網際網路先行者、投資界成功者、科技業前沿者發起,並於2015年1月20日正式創立。未來論壇將網羅全球最新技術和有洞見的人,進行跨界、跨地域、跨年齡的交流與互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