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效好便好 知難不難

  • 發佈時間:2015-05-31 05:37:4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世界文化遺産地、安徽省黟縣西遞村,300多戶人家的墻壁上,都高挂著祖傳的讀書楹聯。這些楹聯作為自家人的座右銘,最古老的已經有一二百年的歷史了。有的是宣紙書就精裱而成的卷軸式楹聯,有的是紅木雕刻製就的徽州木雕楹聯,有的是陽雕在竹片之上的徽州竹雕楹聯……跨進家門就能讀到並知曉這戶人家的讀書家風。因此,在西遞村裏走村串戶地賞聯,便成為熏陶和享受。

  西遞村裏的讀書聯,觸目皆是;讀書聯旁賞聯客,目不暇接。您瞧:“孝悌傳家根本;詩書經世文章”、“天下一等人,君臣孝子;世間二件事,只是讀書”、“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二字箴言,惟勤惟儉;兩條正路,曰讀曰耕”、“心地光明,了無俗能;天機清曠,能讀奇書”、“讀書執禮;孝弟力田”、“敦孝悌此樂何極;嚼詩書其味無窮”、“萬世家風惟孝悌;百年世業在讀書”、“事業從五倫做起;文章本六經得來”……

  其中,被專家學者們一致公認為西遞村讀書楹聯“第一聯”的,是村中“篤敬堂”家裏的“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這幅楹聯把“營商”與“讀書”相提並論、平起平坐;同時,又把徽州人讀書營商的艱難生活道路,大白於世人;創業與守成的諄諄教導,曉喻以天下。一個“效好便好”和一個“知難不難”,明瞭輕鬆,把極普通的辯證法道理用得恰到好處。讀罷,一個被濃縮的徽州人的形象便很快躍然紙上:認真讀書,悉心經營,艱苦創業,謹慎守成。把如此另類“勸世文”高挂在墻上,日讀夜思,潛移默化,孕育出了一代代西遞村的徽商與書生,演繹出一頁頁“書香村”的精彩。

  西遞村為何對讀書楹聯如此偏愛?《西遞村志》告訴我們:西遞村自古就崇文,文風昌盛、家風淳樸,所謂“十戶之村,不廢誦讀”,所謂“深山茅屋書聲瑯,放下鋤頭賽一場”,便是古時書香西遞的真實寫照。在讀書楹聯的燭照下,早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胡杏仙女士就在西遞村自家的祖屋裏,創辦起了黟縣第一所由女子執教的“崇德女子學堂”,一辦就是四十多年,一反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俗桎梏,高舉起“西遞女子也讀書”的書香大旗。

  西遞村的讀書聯,令我們在欣賞之餘,也慶倖它們能夠完好無損地保存到今天。村人和盤托出:每日撣灰除塵,每年防蛀除蟲;文物販子出再高的價也絕不動心,日子過得再怎麼拮據也不變賣家風楹聯……如此才有了今天“文化村”中的文風奇特、書香醉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