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持續推進建設海綿城市

  • 發佈時間:2015-05-31 05:37:3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亢舒報道:在日前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舉辦的全國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提出,要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爭取把70%左右的雨水在當地積蓄、滲透。

  “達不到海綿城市的建設目標,不是一個現代的城市,也不是一個宜居的城市。”陳政高説。他要求,要千方百計把雨水留下,借鑒國內外經驗,敢於發明,敢於創造,因地制宜利用好自然恢復、人工工程等辦法留住雨水。

  與此同時,建設海綿城市要推進區域整體治理。雨水的收集、滲透必須在一定地域範圍內統籌考慮、系統治理。不僅要劃定區域,更要明確區域內的徑流控制要求。借鑒國外做法,研究實施雨水排放收費制度,建立責任制。要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要求,設置若干自然的、人工的工程項目,把目標要求工程化、具體化。

  他説,“據估算,海綿城市建設投資約為每平方公里1億元到1.5億元,這是一個巨大的投資空間。”

  陳政高表示,雨水不是負擔,是寶貴的資源。城市建設要從破壞生態轉向恢復生態,這是海綿城市建設的根本。在行為方式上要轉變,從原來的末端治理轉向源頭治理,雨水當地收集、當地滲透,少形成徑流;從原來的單一途徑轉向多途徑,利用好河湖蓄水、馬路滲水等多種方式;由重視結構性措施轉向結構性措施和非結構性措施並重,抓好法律法規、政策、體制機制、科學管理、公眾參與等一系列工作。在籌集資金方式上由政府單一渠道轉向社會多渠道籌資。當前,社會資本十分充足,企業熱情很高,要創新融資方式,努力拓寬融資渠道。

  海綿城市是一種形象的表述,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徑流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迴圈,在乾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並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