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證券業須關注自營 及融資類業務風險

  • 發佈時間:2015-05-30 07:42:3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人民銀行29日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5)》(下稱《報告》)顯示,我國證券行業總體運營穩健、凈資本充足,但根據證券行業壓力測試的結果,證券行業須關注市場波動給自營業務帶來較大不確定性的風險,以及融資融券、約定購回、股票質押等業務的潛在信用風險。

  《報告》顯示,今年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共同指導中國證券業協會,針對證券行業面臨的主要風險因素,結合業務發展情況,開展了統一情景的綜合壓力測試,評估證券行業在壓力情景下的風險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

  此次壓力測試共選取10傢具有代表性的券商,這10家公司截至2014年末的資産總額佔證券業金融機構資産總額的比重接近50%。

  測試結果顯示,受測券商在輕度、中度、重度壓力情景下,其各項監管指標均能滿足要求;總體凈資本在輕度、中度、重度壓力情景下同比分別上升2.26%、下降4.59%、下降14.03%。《報告》認為,這表明證券行業總體運營穩健,凈資本充足。

  從券商財務指標的壓力測試情況看,全部受測券商在輕度壓力情景下均保持盈利,但部分券商在中度、重度壓力情景下出現虧損。虧損的可能因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證券自營業務投資收益”受市場影響波動較大,若上證綜指大幅下跌、基準利率和信用利差大幅上升,該項收益為負;二是壓力情景下,券商信用風險大規模暴露,導致“營業外支出”大幅上升。

  據此,《報告》提出證券行業需要關注市場下跌的風險,以及融資融券、約定購回、股票質押等業務的潛在信用風險。

  《報告》認為,券商自營業務受市場風險影響較大,收入的波動性較高,一旦出現股票、債券市場大幅下跌等不利情形,可能對證券公司的盈利能力構成較大衝擊。特別是自2014年以來,我國股票市場出現了顯著上漲,部分證券公司自營業務規模、收入佔比顯著提高,對其市場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與此同時,券商已普遍開展包括融資融券、約定購回、股票質押等在內的客戶融資類業務,包括收益互換、利率互換等在內的場外業務,以及其他類貸款業務和融資産品代銷業務。截至目前,上述業務實際違約損失率幾乎為零,可能受益於上述業務大多設置了保證金或股票質押要求,能夠有效控制信用風險,但也存在信用風險未真實暴露的可能。

  “隨著證券公司從傳統輕資産的通道業務向重資産的資本仲介業務轉型,其所面臨的風險結構將出現顯著變化,信用風險對於證券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將日益突出。”《報告》認為,證券公司應當審慎評估、管理信用風險,避免在內部風險控制模型中過分依賴歷史違約損失數據,低估潛在風險。

  《報告》同時也提到,此次壓力測試旨在檢驗證券公司潛在風險來源,結果不應、不能作為對證券業的盈利預測;信用風險項下各業務的違約損失測算時也不代表實際發生損失將達到測算水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