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貴州息烽實施“三良工程”實現山村裏的“綠色革命”

  • 發佈時間:2015-05-29 15:03:0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貴陽5月29日電(羅建普)今年一季度,貴州省息烽縣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281元,以13.8%的增速排在貴陽市第一位,這是息烽縣實施“三良工程”取得的成果。

  自2009年起,息烽縣攜手貴州開磷集團鍛造“良種、良肥、良法”這把敲開農業增産、農民增收之門的金鑰匙。全縣凡在25度以下地塊按照規範技術種植的農民,根據計稅面積每畝地可獲得化肥和種子補助,並享受相關技術服務。截至今年,全縣累計發放良肥3.73萬噸,良種28.84萬公斤,良種補助現金1254.31萬元,年均推廣種植面積近20萬畝次,惠及全縣22萬農村人口。

  “今年的油菜顆粒飽滿、壯實,比去年好。”小寨壩鎮大灣村村民黃正烈捧出一把烏黑的油菜子,仿佛讓人嗅到了農家自榨菜油的芳香。76歲的老黃一邊忙農活一邊説,“現在免費發肥料、發種子,政策就是好。”

  7年來,息烽“三良工程”在實踐中“升級換代”,2014年在總結實施第一輪5年經驗的基礎上,息烽對良肥和良種補助標準、範圍、形式以及良法示範點建設等方面作了週密設計。補助範圍從“按照良法種植面積”改為“按承包證上計稅面積;補助品種由水稻、玉米、油菜、馬鈴薯4個品種改為不分品種;維持每畝補助20公斤化肥標準,兌現次數由一年兩次改為一年一次……

  負責主抓“三良工程”的縣農業局農推站站長鄭滿江介紹,息烽把肥料補助品種由含磷46%、含氮17%的“磷酸二銨”升格為含氮、磷、鉀均為15%的“高塔硝硫基複合肥”,硝硫基複合肥增加了鉀元素,肥力大為提升,更符合本地群眾和農作物養分需求。

  目前,息烽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面積148.2萬畝次,雜交水稻、雜交玉米、雜交油菜和脫毒馬鈴薯優質良種推廣率分別為95%、90%、95%、60%,配套高産栽培技術覆蓋率分別達95%、75%、95%、70%。“實施‘三良工程’畝産比常規種植高出50到150公斤之間,作物也更耐旱。” 鄭滿江説。

  經統計測算,息烽實施第一輪“三良工程”,全縣水稻、玉米、油菜、馬鈴薯分別增産1.3萬噸、2.5萬噸、0.6萬噸和2.5萬噸,累計增收1.8億元。綜合農民少投入的肥料款、運費和良種現金補貼,全縣農民實際增收2.7億元、每人平均年增收247余元。去年是第二輪“三良工程”的開局年,全縣農戶共增收0.58億元,每人平均年增收262余元。

  對於世代生活在山村裏,有著深厚傳統農業種植習慣的龐大農村人而言,“三良工程”猶如催化劑,調動了大家放開手腳“零負擔”抓生産的熱情。“通過‘三良’帶動,提升了單位面積産量。”縣農業局局長盧天倫分析,雖然息烽總體上“231”的産業結構在不斷優化,但作為農業縣的定位仍沒有變。另外,息烽縣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由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挂帥擔任工作組長,多家單位聯合建立“良肥”調運、“良種”採購、“良法”指導6個工作組。每年大小季作物播種完畢,圍繞示範點建設、肥料種子發放、種植技術應用等,全縣在每個鄉鎮抽取3個村、每村抽10名農戶進行督查。

  如今息烽紅岩葡萄、養龍司蔬菜和九莊肉雞三個省級農業園區在“三良工程”支撐下引領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由傳統農業邁入提質轉型期,山村里正上演著一場“綠色革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