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揭秘:囚犯告別鐵窗的最後三個月

  • 發佈時間:2015-05-29 08:31:25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齊岳峰

  再有20天,服刑人員張軍就可以離開監獄,推開久違的家門,對古稀之年的父親説一聲:“爸,我回來了。” 現在,他仍每天按時起床,按部就班地上課、勞動、就寢。他有時也會在日記本上記錄心情。 兩個多月前,他開始接受出監教育,這意味著鐵窗生涯啟動了倒計時。 不斷有像張軍這樣刑期將滿的京籍男性在押服刑人員,被轉送到這個名為“北京市監獄管理局男性服刑人員出監教育中心”的地方,接受為期3個月的出監教育。

  改變“拘禁性人格”

  記者隨幹警走過出監教育中心監區的走廊,周圍的服刑人員會條件反射般迅速靠墻而立,雙手下垂,直到幹警走過後才恢復活動。

  這種行為在監獄裏是常態,並被心理學家稱為“拘禁性人格”——在失去自由的這段時間裏,服刑人員對管束形成了條件反射,這種習慣在出獄後還會保持一段時間。例如,回家後,有人仍堅持開燈睡覺,被叫到名字會迅速答“到”;很多人堅持早上6時起床,7時則會想到“該打飯了”。不少服刑人員出監後為了改變這種“拘禁性人格”,耗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如今,對於“拘禁”的緩解和調適,被前置到出監教育環節, 而這也意味著監獄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增加。出監教育中心付勇負責的分監區,在“管理”的同時,增加了“服務職能”。

  “服務職能”包括教服刑人員怎樣乘坐地鐵,怎樣辦理戶口和檔案,怎樣辦銀行卡和信用卡,怎樣使用電腦和手機。出監教育中心裏有用於情景演示的模擬窗口、排號機和地鐵公交刷卡機,以及各種實況演示視頻,服刑人員可以通過模擬實訓來熟悉這些重獲自由後必需的生活內容。

  創業課程最受歡迎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出監教育中心副主任朱光華發現,即將出監的服刑人員會“反覆提意見”。他告訴記者,有人要求脫了囚衣穿便服,有人點名要求知名專家會診,有人要為私生子辦戶口,有人要求化解家庭矛盾,還有人家裏有拆遷問題,有人無家可歸,甚至有人提出要“逛北京”……希望監獄幫助解決。

  這些問題能否解決,直接關係到罪犯服刑期間的思想穩定和出獄後能否順利融入社會。 監獄特別重視心理測評,朱光華很早就拿了心理諮詢師證書。北京市監獄管理局有要求,監獄幹警都要盡可能拿到這個證書。

  很多行業對從業人員都要求無犯罪記錄,從入口處封死了服刑人員再就業的通道。而對於一些低端崗位,朱光華分析説:“北京人好面兒,寧可吃低保也不願意幹。”

  自己創業就被提上了日程,但很多人都沒有創業經驗。出監教育中心與光華慈善機構簽訂協議,免費開設創業課程。付勇説,培訓機構定期為服刑人員講授怎麼寫計劃書,怎麼進行創業準備。

  這個課程很受歡迎。張軍計劃出去以後做個小生意,比如開餐館,他看新聞知道“政府大力提倡環保”,於是多想了一步:一定要搞好排污設施。 而餐飲業也是大多數服刑人員的創業方向。陳武覺得,這個行業上手會容易一些。

  付勇與服刑人員有個不成文的約定,離開後不説“再見”,而是説“外面見”。 這樣的告別每天都在上演。在這背後,中國監獄改造管理也在不斷深化。 (據《瞭望東方週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