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防護林主戰場:防線受困“老齡化”

  • 發佈時間:2015-05-29 07:33:42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78年,我國從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戰略出發,決定在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嚴重的西北、華北、東北地區構築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態林帶——中國三北防護林。該林帶橫跨十三個省、市、區500多個縣,規劃期長達70多年。

  作為三北工程建設的重點省份之一,我省分佈有我國四大沙漠以及大面積戈壁,沙化土地總面積列全國第五位。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我省三北工程已産生了巨大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然而,近年來,我省一些地區的三北防護林由於過熟、病蟲害等原因,出現衰老和死亡的現象。連日來,針對此現狀,記者走進全國四大主要沙塵暴源區之一的河西走廊,深入張掖高臺縣、臨澤縣和武威民勤縣進行了調查。

  防護林從有林變成疏林

  河西的四月,冰川、沙漠、綠洲、戈壁依然雄渾獨特。儘管嚴寒而漫長的冬天已過去,但那真正溫暖的春天卻總來得很慢,除了那一排排剛吐鵝黃嫩綠新葉的老楊樹,散發著一絲春的氣息。

  4月8日上午10時,晴。

  記者來到緊鄰巴丹吉林沙漠南緣,地處高臺縣最北邊的黑泉鄉北部防護林帶。這一林帶為我省三北工程體系的一部分,總面積約6.7萬畝,有胡楊樹、沙棗樹、紅柳、梭梭等沙漠樹種。

  “新中國成立初期,這裡還是風沙口,全是沙丘,沒有樹,只有零星散生木。”黑泉鄉九壩村原村支書、74歲的于臺永説,“小的時候,這裡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有時候沙塵暴來,除了屋頂,院落中的石碾、轆轤、鐵锨等農具,幾乎都被風沙淹沒,沙壓墻,羊上房。”

  如此情勢,不要説發展,當地農民的生存都成了難題。

  種樹,造大林帶,用林帶來阻風固沙、守望家園。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當地就開展了以楊樹為主的防護林帶建設。

  1978年,三北工程強勢啟動,隨後退耕還林(草)重點工程相繼開工,北部防護林帶大規模建立起來後,當地的生態面貌迅速改觀。

  “楊樹高大挺拔,能防風固沙。”于臺永很自豪,“以前沙進人退,現在人進沙退。我住的這個院子以前是沙丘,自從生態變好後,沙丘後移,沙塵暴少了,環境也好了,1971年,我第一個把房子蓋在了這裡。”

  然而,上世紀90年代起,當地即開始出現楊樹衰死的現象。

  看著和自己一起成長的防護林和自己一起慢慢變老,甚至枯死,于臺永心裏有説不出的淒涼和悲情,“幾十年義務植樹、栽蘋果樹、育樹苗,一輩子好像都在與沙漠做抗爭。”

  其實,居住在沙漠邊緣,長期遭受沙塵暴襲擊的于臺永和村民們,深刻明白樹的重要性。因此,只要政府組織義務植樹,他們什麼活都可以撂下,但栽樹必須要去。

  如今,村裏的防護林老了,于臺永也老了,而歲月留給他的除了滿臉皺紋,就是剩下的兩顆污黑髮黃的牙齒。

  “一畝地一般種200多棵楊樹,以前,防護林樹木間距小,枯死幾棵也不明顯,現在行走在林間明顯感覺間距增大了,每畝地存活的楊樹僅有五六十棵。”高臺縣林業局副局長陳鴻説,“防護林正在從有林變成疏林,防風固沙的功能也在不斷減弱。”這讓這個把一輩子都奉獻在造林事業上的男人,近年來一直深陷焦慮中。

  “缺吃少穿”部分楊樹成“小老樹”

  在高臺縣、臨澤縣、民勤縣部分鄉鎮的走訪中,看到部分公益林樹木個頭矮小,但卻都已有三四十年或五六十年的樹齡,這即為“小老樹”地帶。

  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工程,三北防護林不僅要求數量,更要求品質。而我省三北工程中,“小老樹”卻佔相當比例。

  在有些路段,“小老樹”地帶“萎靡不振”,成片的楊樹還朝著一個方向倒伏。

  上世紀70年代植樹造林,限于當時條件,造林樹種選擇上未能適地適樹,更談不上良種壯苗,樹種多為小葉楊,再加上成片林密度過高,生長空間受限,未達速生效果,病蟲害蔓延迅速,如今部分楊樹林成了“小老樹”,林木逐年死亡,林間空地多,防護效果差,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成片死亡。

  “三北防護林地區不是乾旱風沙地區,就是水土流失地區,生態植被極為惡劣,甚至可以説,種活一棵樹比養一個孩子還難。”張掖市林業局造林科科長梁軍無奈地説。

  長約900公里的河西走廊,處處可見戈壁荒漠。在東部,民勤縣東西北三面被騰格裏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包圍。在西頭,庫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敦煌的最後一道綠色屏障——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逼近。

  河西走廊氣候乾旱,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許多地方降水量甚至還達不到這個數字,比如武威年降水量158.4毫米,敦煌36.8毫米。而日照時間較長,蒸發量大。

  梁軍説:“土地貧瘠、降水稀少,楊樹就像人一樣,‘吃不飽穿不暖’,最後長成了樹體小、短枝多、枝細弱的‘小老樹’林。”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許多“小老樹”儘管歷經幾多春秋,卻始終瘦弱扭曲,高不盈丈,徒具樹之名,缺乏樹之實,空有樹之形,難為樹之用,用材、經濟、觀賞諸方面的價值均不具備。但即便如此,這些樹依然堅守了30年甚至更長時間,為被生態問題折磨得苦不堪言的河西走廊防風固沙立下了汗馬功勞。

   各地都有成熟林與過熟林

  “我省歷經30多年,在70個縣(市、區),超過全省國土面積90%的廣大區域,開展了以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為重點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對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省三北局副局長馬立鵬説。

  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計完成三北工程造林任務413.10萬公頃,使河西走廊60多萬公頃高産農田得到保護,40.8%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中東部7.92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控制,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達到50%以上。工程區農民每人平均林果業收入佔總收入的22.4%。

  我省三北工程雖然成績斐然,但一些地區的防護林由於成熟、過熟等原因出現衰老和死亡,並深陷“老弱病殘”的困境。

  省三北局對我省防護林退化情況進行過調研,有這樣一組數據:

  以河西走廊為主的農田林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河西走廊成熟林、過熟林、殘次林共84.12萬畝,佔全省108.81萬畝的77.3%。由於農田林網控制率高低不均,發展不平衡,河西5市農田林網化程度由上世紀80年代的90%下降到目前的79.6%,低於85%的標準。

  中部乾旱地區的華家嶺林帶。上世紀70年代營造的楊樹純林,以大官楊、小葉楊為主,大部分樹木成為過熟林,許多樹木老化、枯死。此外,由於當初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在2300米以上不適宜楊樹生長帶仍營造楊樹純林,形成大片的“小老樹”。

  隴東的子午嶺天然優勢種群——山楊林處於快速衰退階段。子午嶺天然次生林區主要以山楊樹種構成為主,然而,30多年來,山楊林群落數量呈急劇下降態勢。據不完全統計,山楊群落數量較30年前減少了半數以上。目前的山楊成、過熟林比例達60%以上,每年死亡株數達數萬株,而天然更新不足死亡的10%。

  防護林一天天衰老,哪片林枯死現象嚴重,哪片林帶已斷,臨澤縣林業局副局長宋恩泰心裏都有數。看看那些伴隨他成長,傾注他心血的“夥伴”,宋恩泰有些悲傷。

  三北防護林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但部分林木已經進入成、過熟期,防護林的生態功能和防護效益明顯下降。因此,有關專家表示,加快三北防護林工程區成、過熟林更新換代,提高森林生態效益迫在眉睫。(記者賈莉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