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産業村官助民土裏淘金

  • 發佈時間:2015-05-29 07:32:0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徐淑霞王洪傑顏培興

  耕地少、鹽鹼化程度高,一度是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發展現代農業的“瓶頸”。怎樣引領農民向有限又貧瘠的耕地要效益?東營區將“産業富民”作為優選村官的條件,引領村民群眾實現向新型農民的轉型。

  今年43歲的趙樹準,是東營區辛店街道成寨村的糧農。幾年前,只種不足8畝糧田的他,一年忙到頭,畝産從未逾千斤。當時,在這個村,像趙樹準一樣的致富困難戶還有5戶。怎樣幫助他們走上致富路?村“兩委”成立扶貧專題會,並將村裏的黨員種糧能手成景華、養菇能手張翠芳、大棚果蔬種植能手張慶紅等拉進村扶貧小組,啟動“一助一”式幫富行動。

  兩年下來,趙樹準種植的小麥畝産達到1300多斤,種糧畝數增加到40多畝。如今,成寨村的“致富困難戶”不見了,村“兩委”也向黨組織交出一份産業富民高分答卷。

  與成寨村不同,東營區黃河路街道景屋村黨支部選擇的發展現代農業富民之路是:幫助村民建高溫蔬菜大棚,成立農民合作社,為菜農聘請教授到村指導等。兩年時間,幫助16戶村民實現增收5萬元以上。菜農劉景文感慨地説:“過去,不相信鹽鹼灘上能掘出金來;現在,村‘兩委’推廣水肥一體化‘菜園高産實驗’,畝産番茄突破4萬斤。”

  龍居鎮朱家村是東營區最偏遠的村莊之一。4年前,村“兩委”向“撂荒田”要效益,宜糧則糧、宜棉則棉,不宜種植的地方建設養殖場。村“兩委”成員帶頭養肉牛、種果蔬,如今,村裏的旭日畜牧養殖小區帶給養殖戶年均逾10萬元收入,村裏的果蔬園每畝年均純收入也已突破6000元。村民朱振玉曾是村裏的貧困戶,靠養牛2014年純收入22萬元。

  在東營區,一個村支部就是一座産業富民的“橋頭堡”。該區“産業村官”已帶動發展現代農業園區36家、家庭農場4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15家。2014年,東營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14910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