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車來了”要跟公交車搶生意

  • 發佈時間:2015-05-29 05:34:41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現在不需要貼錢,但如果要貼我們也貼得起。”車來了大巴事業部總監馬程傑這麼幽幽地説了一句。貼錢,這是一個很敏感的詞彙,尤其對用車市場而言。幾天前,杭州本土用車軟體“愛拼車”已經預告將於6月5日停止服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資金鏈無法維繫。

  “車來了”同樣是一款用車軟體,在此之前專攻實時公交領域,它的天使輪和首輪融資的最大“金主”均來自杭州。昨天,車來了團隊在小範圍內發佈了即將正式上線新業務:針對上班族上下班用車的通勤車,試圖在競爭激烈的用車市場另辟蹊徑,避免與滴滴快的、Uber這樣的行業大佬硬碰硬。

  富陽直達河坊街,車費只要2元

  在車來了的微信公眾號上,錢江晚報記者看到在杭州範圍內已經開通的線路超過100條,基本覆蓋了杭州東西南北各個區域,每條線路的出發、到達時間、途徑線路都標注得一清二楚。乘客只要選擇適合的線路和乘車時間,提交訂單並確認支付即可,付款後會收到一張電子乘車憑證,上車時向司機出示後就可以乘車。

  因為採用的是一人一座一站直達的乘客方式,始末站點之間不停靠、不繞路上客,所以這些通勤大巴的速度要比公交車快,車票價格則在2~6元之間。其中,票價6元的大巴,從文三路益樂路口一直到濱文公交站,穿越整個杭州城。從富陽逸城到河坊街四宜路口,只要2元。車輛的來源,一部分是旅遊大巴車。

  “之前我們已經在武漢做了半年的試點,搭大巴的上班族對票價非常敏感,所以現在的價格已經是最終定價,不會更高。”馬程傑説,車來了上線兩年多,在杭州的用戶已經超過150萬,其中絕大多數用戶需求與大巴需求有吻合之處。即便大巴用戶轉化率為3%,也意味著每天有4.5萬人群通過車來了大巴出行,“我們的計劃是在未來一個月內再開通100條線路,讓上班族花乘公交的錢就能乘大巴,還不用搶座位、趕班次。”

  小公司拼用車細分市場

  2~6元的票價已經跟公交車差不多了,但馬程傑透露,“上線初期還是會考慮發放補貼券”。

  雖然補貼大戰讓這些在用車市場上拼殺的網際網路企業,“笑在臉上、痛在心裏”,但除了這種方式,現階段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迅速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我們的時間不多,必須趁著大公司爭搶老大位子的時候,在細分市場上站穩腳跟。”某用車軟體的高管私下説,其實無論大公司、小公司都在跟時間賽跑,“滴滴快的剛剛獲得新浪微網志1.42億美元的投資,這個時候還投資他們,顯然是衝著上市去的。Uber、滴滴快的的壓力也很大,必須儘快讓投資者看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否則時間拖得越長越不利。”而對小公司來説,必須趁著大公司無暇應付新領域的時候先搶一塊蛋糕,那麼等大公司轉過身來,他們至少還有談判的籌碼,“一年,我們給自己的時間只有一年。”

  用車市場之所以拼得如此激烈,原因之一是模式很容易複製。一用車軟體工作人員透露,為了研究競爭對手的盈利模式,公司曾派人去對手公司“臥底”,以獲取一手資料。

  “我們必須保密,通勤領域雖然是個新市場,但已經有公司在試水了。”車來了團隊對其運營和盈利模式守口如瓶。

  事實上,從深圳起家的嗒嗒巴士也已經獲得4000萬元投資,主做通勤巴士。車來了,本月也剛剛完成近億元人民幣的新一輪融資,計劃在杭州、天津、武漢率先開通通勤大巴。這個新市場的競爭也將激烈起來。

  “至少在這個領域,大小公司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我們還有機會。”

  本報記者 詹麗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