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遠端刷臉開戶或放開?

  • 發佈時間:2015-05-27 14:29:39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業內對借助生物識別技術來解決一些金融問題,如身份識別、確認或支付的呼聲越來越高。“銀行遠端開戶”被拿出來公開討論,且央行相關負責人做了表態,這對遠端開戶本身的推動而言,某種程度上已是進步。

  銀行試水刷臉、刷掌支付

  隨著阿裏、騰訊前後表示將推“刷臉”支付,生物識別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商業銀行也在這一方面開始探索和嘗試。

  日前,攀枝花市商業銀行發佈消息稱,在全國首推掌靜脈存取款業務。據悉,簽約了“掌靜脈”識別業務的客戶,在該行的ATM設備上選擇“掌靜脈”,輸入預存手機號,再掃描手掌靜脈,輸入密碼,客戶即可辦理存款、取款、轉賬、查詢等業務。整個過程可以實現無卡化辦理。

  據介紹,這項技術是攀枝花市商業銀行與富士通公司聯合打造,運用血色素吸光特性取得掌靜脈近紅外線影像,只有活體才能識別。據悉,銀行客戶到銀行櫃面註冊本人手掌靜脈數據,設定手機號碼,與銀行卡綁定,即可在安裝有手掌靜脈識別模組的ATM設備上實現無卡取款。

  民生銀行日前也推出了手機銀行指紋支付服務。據悉,民生手機銀行個人版或小微版客戶,如果使用蘋果5S及以上手機或其他蘋果移動終端且開通TouchID功能,即可在手機銀行“個人設置”中選擇“指紋支付設置”驗證個人指紋和輸入交易密碼開通指紋支付服務。目前,這一支付方式可以支援繳費、話費充值、二維碼掃碼支付、火車票和飛機票以及景點門票和電影票購買等。

  民生銀行方面表示,還將持續創新手機銀行功能、改善客戶體驗、提升安全保障。目前,已對聲波、藍芽、虹膜、人臉識別等新技術積極開展應用準備工作。

  生物識別技術或可解決遠端開戶?

  事實上,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業內對借助生物識別技術來解決一些金融問題,如身份識別、確認或支付的呼聲越來越高。近期,外界較為關注的是利用人臉識別技術,能否解決銀行遠端開戶等問題。

  “銀行賬戶實名必須繼續得到保障,由什麼樣新技術替代原來櫃檯面簽,值得討論。”5月24日,清華大學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與業界代表就此展開了熱烈討論。這被外界認為是監管層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對遠端開戶進行表態。

  今年年初,人民銀行曾在內部形成《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端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的指導意見》的討論稿,並召集多家商業銀行討論。此後,包括多家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網際網路民營銀行均開始探索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遠端開戶流程。

  據了解,目前已有多家銀行開發出完整的遠端開戶流程,央行也多次召集相關銀行進行“一對一”的摸底調研,但並未就相關流程和標準表態。商業銀行的遠端開戶,必須取得央行批准後才能正式試點。

  人臉識別技術的準確率不斷提高,能否替代傳統面簽協助機構遠端開立個人銀行賬戶,備受關注。這也被認為是微眾銀行、網商銀行等無實體網點的民營銀行初期展業的重要壁壘之一。與此同時,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實現遠端開戶的安全性,也受到諸多質疑。

  樊爽文表示,通過人臉識別遠端開戶應當標準先行,在一個普遍性的標準基礎上再制定金融標準。如果標準能夠達到,從監管上就能放心很多。畢竟,開戶問題是整個社會打擊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基礎,因此央行對此十分謹慎。

  顧慮重重不敢貿然放開

  人臉識別遠端開戶的標準形成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參與試點的銀行與監管一道通過實踐進行探索。據記者了解,人臉識別只是遠端開戶身份驗證的手段之一,遠端開戶安全性標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各類生物識別技術和其他方式交叉驗證提高開戶人遠端身份驗證的準確率,二是遠端開戶整個流程的順暢與安全。“因為是遠端(進行開戶)就覺得不安全,這個道理肯定被挑戰,而且在不遠的將來越來越被挑戰。”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説。陳龍介紹,他們曾跟公安部做過一個人臉識別檢測,在1000個樣本中,正確通過998個,有兩個沒有通過,但是沒有錯。而在傳統銀行面簽時,即便看到了身份證也不能保證完全準確。“至少目前(人臉識別)沒有技術標準的情況下,貿然去放開,或者説遠端開戶怎麼有效,我覺得可能還是有一些顧慮。未來什麼時候這個顧慮能夠打消,我自己沒有把握,沒有很明確的時間。”樊爽文説。

  監管層的顧慮,並非毫無根據。

  近日公佈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作報告(2015)》指出,在實驗室環境中,在LFW 數據庫(世界知名人臉識別數據庫)上,人臉識別最高獲得了99.15%的識別率,而根據中科院重慶綠色智慧技術研究院研究收集、整理了2000人的身份證照和真實現場採集照,演算法識別率僅93.2%。因此,目前包括人臉識別等在內的生物支付都採取了輔助安全措施保證支付安全。

  “基於生物特徵的生物身份識別技術,存在著一旦被盜用將無法吊銷的風險。”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總經理季小傑在當天的論壇上表示。目前,除了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技術無法達到百分百準確之外,人的生物特徵是不能改變的,但洩露生物特徵的途徑卻有很多,一旦洩露被偽造後將無法吊銷。她認為,這也是目前僅依賴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認證的措施還不適用於大範圍的金融業務的原因。本報綜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