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程式繁瑣擔保要求和貸款成本高

  • 發佈時間:2015-05-27 13:29:23  來源:拉薩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鄉村經濟的日益活躍,農戶的借貸需求也越來越強烈。記者在魯南一個鄉鎮採訪時了解到,部分農民寧肯加入非法的民間互助會,也不願去求正規銀行。

  互助會作為一種自發的非正規金融組織,廣泛流行于我國農村,東南沿海地區尤為盛行。

  互助會一方面能解決農村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資金需要,促進民間消費和投資,但另一方面,一旦信譽鏈條破裂,出現“倒會”,不僅會使農村家庭遭受重大損失,還會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加劇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

  村幹部反映,以互助會的形式借貸,利息要比銀行低,同時簡便快捷,只需遵循約定俗成的規矩就行。還錢時也不用一次還清,一年還三五千就行了。所以,村民大多已形成習慣,要用錢就“起會”,有閒錢的,也首選入會獲息。

  與之對比,銀行類金融機構基本不適應農戶的需求。多名村民反映,正規金融機構繁瑣的貸款程式,複雜的抵押和擔保要求以及相對較高的貸款成本,對他們來説是一道難以也不願逾越的門檻。

  當地銀行業人士反思説,正規的銀行機構下農村,大多是把針對城市的那一套成熟的金融模式,原封不動地移植了過去。比如,城市金融模式需要抵押物,到了農村之後也要抵押物,而農民真正值錢的土地、房屋、機械、大棚等,銀行又不認可。再比如,城市金融模式需要一系列的評估、擔保等程式,可到了農村,面對千千萬萬的小農,如果每個都走一遍固定程式,累也把銀行累死了。如果不進行系統性地創新,銀行類機構難以在農村成功。(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