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32次降價之後 藥價竟還這麼高?

  • 發佈時間:2015-05-27 08:32:36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滑璇

  自6月1日起,中國將取消絕大部分藥品的最高零售限價。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表示,這場讓藥價遵循市場規律的改革早該到來,如今正式宣佈,總算“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藥價誰説了算?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原副巡視員郭劍英指出,1996年恢復管制之初,納入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範圍的藥品只有200多種;10餘年後,已增至2700種。其中,政府定價的約有100種,佔國內已批藥品總數的0.8%,“這些價格在實際交易中既不能降低,也不能提高”;而政府規定最高零售價的約有2600種,佔藥品總數的22%。

  在於明德看來,所謂的“0.8%”“22%”只是價格部門的“數字遊戲”。“有的藥,可能一年只有一個人吃,也算一種;有的藥,比如阿司匹林,可能一年上千萬人吃,也算一種。”于明德解釋,對於消費者和藥企來説,真正重要的並非政府管控的藥品數量有多少,而是這些藥品在市場中佔有多大的份額。

  “政府定價、最高限價的藥品,基本上覆蓋了中國人用藥需求的90%。”于明德説。價格管理部門對藥品市場的干預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拔地而起”的藥價

  2010年5月,湖南省湘雅二醫院被曝出“天價蘆筍片”事件:出廠價僅15.5元的蘆筍片,在醫院被賣到213元,利潤率達到1300%。而蘆筍片加價的奧秘,就在於藥企向價格主管部門虛報成本,而價格管理部門在未進行認真核查的情況下,批准了這一虛報高價。

  一旦成為單獨定價藥品,價格馬上“拔地而起”,藥企從中獲利良多。于明德告訴記者,最多的前後差價可以達到幾十倍。

  “可是那些價格高於同種藥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藥品,真的會有人買嗎?”于明德的回答是:有。價格奇高的藥,銷路也能特別好。

  由於藥品價格奇高,藥企的利潤空間也會奇大,可以從這些利潤中拿錢對招標部門、醫院、醫生進行“反哺”式的行賄,招標、採購、開藥都能享受“一條龍”式的服務。

  相反,如果某種藥品受到高價舉報後被迫降價,藥企的利潤空間大幅降低,醫療機構拿到的賄賂、返點、回扣等也會隨之縮小。而這一連鎖反應的最終結果就是藥品降價後反而賣不出去了。

  自1996年以來,中國醫藥行業經歷了32次整體性的強制降價。但上述原因使32次降價均以失敗而告終。

  業內觀察

  藥價談判機制不夠健全

  在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及醫療補助機構醫療資訊諮詢師呂卓遠看來,中國藥價虛高的主要原因是藥價談判機制不夠健全。呂卓遠介紹,美國政府主導的聯邦醫療保險、聯邦醫療補助、商業醫保公司等,一直以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身份參與和藥企的談判。“這些機構充當患者的代言人,介入到制藥公司、醫院和藥房間進行管理協調,核心目的在於對醫療費用進行有效管理,節省開支,增加藥品收益。”呂卓遠説。而這一點,正是中國缺乏的。 (據《中國新聞週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