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歌華有線、CIBN齊推智慧電視 傳統彩電企業淪為代工廠?

  • 發佈時間:2015-05-27 07: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錢瑜 陳維  責任編輯:羅伯特

  彩電業又迎來新的攪局者。繼網路運營商鵬博士推出智慧電視新品牌後,昨日,有線電視網路運營商歌華有線和網際網路電視牌照方中國國際廣播電視網路臺(CIBN)同時發佈了各自的智慧電視。業內專家分析指出,智慧電視商業模式由純硬體到硬體+服務的轉變,給運營商、牌照方提供了進軍智慧電視的機會。而在智慧電視行業,傳統家電廠商起到的作用僅僅是在硬體和線下渠道方面,而這些又是很容易被取代的。

  運營商和牌照方推電視新品

  “直播現場、4K影院、遊戲天堂”,昨日,歌華電視融合一體機發佈一開始就向現場用戶展示了其融合的意義所在,既能夠觀看網路視頻、電影,進行遊戲娛樂,也可以實現有線電視線上直播。其中4K影院合作方是百視通,有線電視是歌華有線自身業務,遊戲天堂則是由雲遊戲提供。

  歌華有線總經理盧東濤在活動現場指出,歌華電視融合一體機,就是將高清交互數字電視機頂盒與4K電視進行硬體融合,同時讓網際網路電視機頂盒和有線電視機頂盒在內容方面實現融合。

  就在同一天,網際網路電視牌照方CIBN也推出了其全新的智慧終端産品品牌——CAN。CAN網際網路電視副總經理付強表示,CAN的推出使得CIBN完成産業鏈佈局的最後一環。今後將依託于CIBN網際網路電視的全線資源,打造“視頻+智慧應用+遊戲+電視購物”的家庭電視智慧服務生態。

  生産製造為代工模式

  業內專家指出,歌華有線和CIBN等運營商和牌照方之所以能夠切入市場,主要原因在於彩電盈利模式由純硬體向“硬體+服務”的轉變。

  以往彩電盈利模式就是硬體銷售和售後服務,這種模式使得彩電製造門檻較高,新廠商想要切入市場,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且短時間很難實現盈利。而智慧電視的發展改變了這一現狀,企業可以尋找代工商,放棄硬體利益甚至自己補貼,依靠後續的服務收費,同時借助自身原有的內容、軟體、政策、技術等優勢快速切入市場。

  正是基於這一行業現狀,網際網路廠商、電視運營商、牌照方等企業紛紛進軍智慧電視領域,而在産品的硬體生産製造環節,這些企業選擇與傳統彩電製造廠商合作。據了解,歌華有線昨日共發佈覆蓋43-55英寸的6款産品,其中2款是由創維供應,另外4款由海信供應。鵬博士推出的大麥電視則是由冠捷科技集團和中新科技集團代工,而號稱電視顛覆者的樂視超級電視也是由電視代工廠富士康負責生産。

  聯合運營或成新趨勢

  “歌華有線和CIBN進入電視領域,目的是實現自身盈利方式創新和提昇平臺價值。”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指出,網際網路時代,企業搶佔入口就是搶用戶,不管是歌華有線、CIBN還是樂視網,用戶規模提升則能夠推動自身平臺和內容的價值,為企業帶來全新的盈利方式。

  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煜也指出,運營商聯合製造商推出智慧電視可能為彩電業開闢一種新模式,就像電信運營商和手機製造商合作一樣,電視運營商和製造商通過聯合運營,將打開為用戶提供無限增值服務的可能。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網際網路概念的衝擊下,傳統電視産業鏈中的終端生産商有被顛覆的可能。在網際網路企業將生態系統、內容服務、電商模式、粉絲等新興內容帶入電視行業的時候,傳統家電廠商明顯手足無措。

  此前,海信集團首席科學家黃衛平曾表示,“傳統電視製造業有淪為標準顯示終端代工廠的危險”。

  “産品體驗是電視行業獲得成功的關鍵,但在智慧技術、內容運營方面的局限性無疑是傳統家電廠商的短板。”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如果傳統家電廠商不能快速應變跟上時代變化,其將來有淪為代工廠的可能。

  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陳維

歌華有線(600037) 詳細

智慧電視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科創達 38.25 5.58%
2 樂視網 4.95 3.99%
3 東方明珠 16.88 3.18%
4 精倫電子 6.17 2.83%
5 海信電器 15.87 2.5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銀河電子 6.55 -1.21%
2 華平股份 7.93 -1.12%
3 同洲電子 4.66 -1.06%
4 湖北廣電 10.33 -0.67%
5 數位科技 3.80 -0.5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