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織紋螺危險慎吃

  • 發佈時間:2015-05-26 08:29:27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將進入織紋螺的旺汛期,也是食用織紋螺中毒的高峰期。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提醒,為避免食物中毒,織紋螺別吃為宜。

  織紋螺俗稱麥螺、白螺、割香螺、海絲螺和甲錐螺等,形似圓錐體,體長一般在1~2釐米,大型織紋螺體長有時可以達到3釐米以上。螺層約8層的居多,基部收縮,殼面常具有1~3條紫褐色或紅黃色螺帶,各螺層上常有縱向肋條,肉體為淡黃色。織紋螺主要生活在沿海淺灘的沙質或泥質海底,是肉食性動物,常以其他動物的腐爛屍體為食,故有“清道夫”之稱。織紋螺廣泛分佈于東南亞沿海,我國的東海和南海都有分佈,這些地區一些地方有食用織紋螺習俗。

  相關研究資料顯示,織紋螺本身無毒,其致命的毒性是在生長環境中獲得的。由於織紋螺攝食有毒藻類,富集和蓄積了有毒藻類中一些神經麻醉毒素而被毒化,因而食用後特別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近年來,由於我國海水養殖産業日益發展及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海域海水出現富營養化現象,每年在不同季節近海都會出現幾次赤潮。赤潮中大量繁殖的藻類有些能夠産生毒素,織紋螺由於攝食有毒藻類,在生長過程中逐步富集和蓄積藻類毒素導致螺肉慢慢被毒化。織紋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貝類毒素,類似于河豚魚毒素,中毒病人主要呈神經性麻痹症狀,死亡率較高。

  2012年7月浙江溫州曾發生市民食用織紋螺致死事件。據悉,織紋螺引起中毒死亡率極高,且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物。為此,浙江省食品安全辦已禁止農貿市場、菜場出售織紋螺,餐飲單位禁止採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

  2012年7月20日,衛生部發出通知,要求禁止銷售和食用織紋螺。衛生部提醒,誤食織紋螺後,如果發生口唇麻木等類似神經系統中毒症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但由於織紋螺味道鮮美,沿海居民普遍有食用織紋螺的習慣,且並非所有種類、所有季節、所有地區的織紋螺都有毒,所以仍有部分酒家餐館抱僥倖心理偷偷販賣。織紋螺中毒範圍廣、死亡率高、社會危害性大,應引起廣大市民的重視。

  省海洋與漁業廳歷年來重視織紋螺的監管工作,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早在2003年起,就啟動了織紋螺安全食用預警預報工作。委託省水産研究所、省水産品品質監督檢驗站在我省主産區莆田、寧德兩市開展織紋螺毒性檢測工作,並曾經在個別市場抽取的織紋螺中發現過毒素超標。

  今年4月份,省海洋與漁業廳下發通知,對全省織紋螺監管工作進行部署。

  ——加強宣傳教育。統一印製織紋螺彩色挂圖,張貼在碼頭、農貿市場、水産品批發市場等場所的明顯位置,採取多種媒體宣傳形式,普及有毒織紋螺的識別、毒性及危害性等知識,提高廣大民眾對有毒織紋螺的認識。

  ——加強巡查監管。加強織紋螺産區源頭的監管,教育廣大漁民不採捕織紋螺,從源頭上防範有毒織紋螺流入市場。同時加強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溝通協作,對織紋螺經行銷售場所開展巡查,發現有毒織紋螺予以沒收銷毀。

  ——加強抽樣檢測。鋻於每年4-8月份是織紋螺的旺汛期,也是食用織紋螺導致中毒的高峰期,從今年4月1日起至8月31日,省海洋與漁業廳每週將對沿海各地市織紋螺主産區開展抽樣檢測,一旦發現毒素超標立即發佈預警預報,防止發生誤食中毒事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