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樓倒地陷暴出地下滲漏黑洞 個別城市滲透率達100%

  • 發佈時間:2015-05-26 07:21: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輛混凝土罐車轉彎時,地面突然塌陷,罐車四個車輪陷入塌陷處後傾倒,砸中路邊兩輛車;一幢只有20年曆史的居民樓突遭粉碎性倒塌,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六人受傷……近年來,隨著地下滲水導致樓倒路陷等建築安全事件的頻發,一度被人忽視的建築地下滲漏問題正愈發引起公眾的關注。而據中國建築防水協會和北京零點市場調查與分析公司聯合發佈《2013年全國建築滲漏狀況調查項目報告》,全國建築地下滲漏率達到57.51%,個別城市滲透率甚至達到百分之百,我國建築地下滲漏的現狀不容樂觀。

  樓倒地陷暴露地下滲漏黑洞

  近年來頻頻發生的地面塌陷、樓房傾斜倒塌事件,在很大程度上,與建築地下長期滲漏有重要關聯。

  2014年9月,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南橋附近,一輛混凝土罐車轉彎時,地面突然塌陷,罐車四個車輪陷入塌陷處後傾倒,砸中路邊兩輛車,幸無人員傷亡。據現場工人介紹,該處由於綠化帶內電信井滲水,滲入路床內導致基層泥土被涮空,路面下出現一直徑約2米的空洞,造成最後的塌陷。另據公開報道,2014年4月4日,浙江奉化一幢只有20年曆史的居民樓突遭粉碎性倒塌,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六人受傷,傷者中一名年輕的女孩慘遭截肢。此前,倒塌的樓房曾獲評樣板工程。事件發生後,技術人員對周邊7幢房屋進行品質檢測。在挖開地基時,其中兩處僅下挖半米深即冒出大量地下水,工作人員用一台抽水機持續作業都無法抽光。事後專家分析認為,事故發生原因在於地下防水工程不合格,導致地下長期滲漏,進而引發鋼筋銹蝕、混凝土劣化、建築地下結構形態發生改變等一系列問題。

  中建總工程師、住建部科技委委員毛志兵指出,建築地下滲漏,短期內不會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但建築地下結構長期遭受地下水的侵蝕,將會直接影響建築壽命。他表示,地下水對建築根基的侵蝕,會導致鋼筋銹蝕、混凝土劣化等一系列問題,從而加快建築的老化速度,造成建築過早夭折。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增大約20億平方米的建築總量,超過全球年建築總量50%以上,是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然而這些建築的壽命卻很少能達到設計年限。“影響建築壽命的因素很多,包括城市規劃的原因,但其中肯定有地下滲漏的問題,如此大的建築體量,如果不能把好建築安全這一關,將埋下重大的安全隱患。”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如是表示。

  地下結構存在先天缺陷

  結構主體防水沒做好,附著在上面的防水層做得再好,也無法避免地下滲漏問題,因為再好的防水材料也不可能保障建築設計壽命。

  記者走訪北京及周邊多個正在施工的工程項目,在問及現場施工人員該建築是否做防水處理時,多數項目負責人表示已經做過,有的項目負責人還向記者強調,他們的工程用的是市面上最好的防水材料。

  業內防水專家、北京龍陽偉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偉表示,目前人們對於建築地下防水的認識走入誤區,忽視了結構自防水的主導作用。地下滲漏在於地下結構存有“先天缺陷”,另外,隨著時間推移,有害物質將借助於滲漏水,對本就存在隱患的建築地下結構造成“後天傷害”,最終將會縮短建築壽命,也會直接威脅建築安全。“結構主體防水沒做好,附著在上面的防水層做得再好,也無法避免地下滲漏問題,因為再好的防水材料也不可能保障建築設計壽命。”

  北京市政府專業顧問、2008奧運工程指揮部領銜專家楊嗣信教授指出,目前建築地下防水過分依賴“防水材料”的思想已成慣性,造成建築地下結構的許多問題被忽視和遮蔽,而地下結構設計和管理上的缺陷,是任何防水材料都無法彌補的,“防水材料”不是建築結構問題的遮羞布。

  事實上,地下工程的混凝土不僅要具有結構功能和安全,同時也要有防水密實的功能。然而當前我國“結構問題”被忽視,將大量精力專注于地下工程的“材料防水層”,而防水材料壽命也不過只有二三十年,與建築百年壽命的預期相差甚遠。而按目前相關標準,建築地下防水保修期僅5年。建築地下防水與建築壽命不匹配的矛盾突出,直接影響建築安全。

  防水工程成擺設

  一些地方開發商有個特點,在建築工程上重造型、重外表,而不重視內在品質好不好,這種思維直接導致在工程中裝修的價錢提得很高,而地下工程費用卻捉襟見肘。

  北京城建科技促進會常務副理事長王建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地下工程品質問題多發,既有技術層面的因素,同時也有管理不到位的原因,根源就在於施工方責任心不足。現在在施工過程中,很多人簡單湊合地把防水做完,費用壓得很低,漏了再堵。另外,還有一種現象,施工方覺得反正是漏水,乾脆就不做防水,漏了以後再去堵、再去修。實際上大家只是把防水作為功能問題,沒有把防水的滲漏問題上升到影響品質安全的高度。

  王偉認為,要解決我國地下工程安全問題,首先需要改變的是觀念。“人們過度追求速度、追求利潤,不可避免地降低建築品質標準,忽視建築品質與建築安全。特別是對建築地下結構隱蔽性工程問題進行遮蓋或隱藏的思維方式以及‘急功近利、忽視品質’的價值取向,是導致我國建築品質普遍較差、建築壽命過短、建築安全隱患日益嚴重的根本原因。”

  地下滲漏後患無窮

  “地下滲漏問題,已經不僅僅是單純影響地下空間使用的建築行業邊緣化專業問題,而是事關建築安全、百姓安危的一個‘天大’的社會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如是説。

  據統計,我國目前現有40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築,每年新增總量約20億平方米。但同時,我國建築地下滲漏現象與日俱增,“三高現象”凸顯。防水材料生産和施工技術水準越來越高,建築地下防水驗收合格率越來越高,而建築地下滲漏率卻越來越高,“三高痼疾”長期困擾我國建築業品質水準的提高,建築地下滲漏嚴重影響建築壽命,威脅建築安全。

  王偉表示,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是當前我國大量應用於地下工程防水的“防水層”,其材料壽命最多不過20餘年,應用在工程中,實際壽命更短,與建築百年壽命的預期相差甚遠。按相關標準,建築地下防水工程保修期僅5年,與建築結構壽命不匹配的矛盾十分突出。王偉指出,防水行業是建築業最底層最末端的一環,處在被忽視、漠視的邊緣。正因如此,近年樓價翻番,裝修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加,但建築防水造價卻在低位運作,行業內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現象大行其道。“更可怕的是,現在沒人重視建築地下滲漏對建築安全的危害,如果當前不解決這一問題,未來會埋下很大的安全隱患。”

  侯雲春表示,地下滲水短期內不至於造成太大直接危害,但如果現在不解決這一問題,將來會殃及子孫。張利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