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信用成服務外包發展的關鍵

  • 發佈時間:2015-05-25 17:34:1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吳力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是真誠和信任,才接到這個單。”去年,河南本易資訊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崢從朋友那裏了解到,國內某知名網路公司的音樂産品有一個配歌詞等資訊的項目,可是參與的企業有很多,如何接包?

  為了能夠承接這個項目,劉崢決定先把産品做好,為此前後投入50多萬元,組建團隊,設計産品,“如果沒有接包成功,意味著這些投入將打水漂”。所幸的是,當網路公司前來考察時,最終被産品和誠意打動,將這個項目發包給了劉崢所在的公司。“信任,是服務外包發展的關鍵。”劉崢深有感觸地説。

  的確,服務外包不同於製造業,服務外包做的更多是技術産品,呈現的往往是電子化和虛擬化的形態,甚至連産品的好壞高下也難有絕對的結論。

  業內人士指出,發包商在選擇接包商時通常會看重三大關鍵因素:企業交付能力、企業資訊安全和企業信用情況。信用、技術、品牌是制約中國服務外包産業發展的三大軟肋。企業的自覺是建立服務外包信用體系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少不了行業信用標準和機制的建立與完善。“一些發包方説接包方不誠信,比如接包後又説做不了。”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金世和説,服務外包是一個較為新興的業態,在概念、業務範圍、行業規範方面本身就存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更應該重視自己的信用建設。

  據了解,目前,業界已經有一些相關標準。比如在服務外包企業的交付能力以及資訊安全等方面,已經有相關標準,可以對企業進行評估。但企業信用方面,卻仍未形成一套科學、完善、高水準的評價體系來綜合考量企業的信用水準及等級。

  這也是國際性問題,目前全球沒有形成成熟通用的服務外包企業信用評級體系,發包商只能基於自身經驗和理解,對企業信用進行考核,這不僅影響了合作效率,也增加了發包商的運營成本,還會放大實際操作中的風險,從而制約著服務外包産業健康快速發展。

  不過,業界已經開始對這一問題的探索。據介紹,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和上海服務外包交易促進中心已經建立OCCE(服務外包企業信用評價)資訊認證體系,嘗試為國際發包商考核企業並選擇服務商提供參考指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