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股市裏有那麼多奇葩並不奇怪

  • 發佈時間:2015-05-25 02:31:08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一週談

  自從進入牛市以來,A股的“奇葩”就不斷惹人眼球。先是各種上市公司的股票代碼奇葩雷人,“天神娛樂”、“二三四五”、“匹凸匹”紛紛換著花樣登場,許多股民表示看完這些更名“整個人都不好了”;更加讓投資者感覺不好的是,而後這些奇葩更名的股票還紛紛上漲,很多小企業的股票被炒作到三四百元一股,讓很多股市中的專業機構搖頭興嘆——股市奇葩何其多。其實,這些光怪陸離的股市奇葩現象,其背後都有客觀的經濟學原理。只要廣大股民理性思考,總能發現其中必然的金融投資規律。

  在資本市場,公司上市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公開掛牌交易擴大知名度。一個朗朗上口、便於記憶的股票名稱是最基本的宣傳方式。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媒體資訊爆炸,網路媒體更需要上市公司的名稱能夠“用戶友好”。因此,上市公司取個奇葩的名字是個全世界都適用的經濟學規律,網際網路的興起加劇了這個潮流,比如美國的雅虎、谷歌,其英文名稱就是這麼“雷”來的;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的名字也是“細思極恐”——正是網上商城巨頭用了阿里巴巴這個名字,絕大部分人把其關聯的“四十大盜”逐漸遺忘了。

  對於中國股市而言,上市公司奇葩名稱還有著深層次的意義。那就是中國A股以散戶為主體的投資者結構,使得投資者很難對上市公司進行深度調研。絕大部分散戶股東了解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其最重要的資訊來源就是股票代碼名稱。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科冕木業”改名為“天神娛樂”,而“寶利來”改名為“神州高鐵”,“湘鄂情”改為“中科雲網”了。這些公司改名不是盲目的,而是追著股市熱點走——雖然公司架構和人員構成未必能真的進軍文化傳媒、高鐵建設或者雲計算,先把名字改了就能搭上股市的熱點,先取得股市“溢價”再説。

  除了“更名”奇葩,“神創板”上周也繼續創業板神話,股價接連創下新高。高價股你方唱罷我登場。股票價格的高低,是股市上買賣雙方博弈的結果。這種交易行為本來不應該成為被質疑的事情,但是中國很多創業板公司流通股規模小,股東持股集中,難免會讓旁觀者懷疑是否有操縱股價的問題。其實,即便沒有操縱股價的故意違規,在牛市中股票價格過高的現象也是常見的。在中國,前幾年大家都抱怨房價虛高,會不會未來幾年都會抱怨股價虛高呢?

  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歷了“增量資産貨幣化”過程,一些重工業投資和商業銀行是增值最快的部門,因此很多相關公司成為上一輪牛市的高價股集中地;其後,以消費升級和公款消費為爆發點,高端白酒又成了明星股票;再往後,“存量資産證券化”為代表的軍工、高鐵、網際網路成為了本輪牛市高價股的最主要來源,都是符合大的經濟脈絡規律的。股民中所謂“跟著新聞聯播炒股票”,就是這個邏輯。

  在證券監管仍然不夠完善、投資者理念仍是投機大於投資的當下中國股市中,各種各樣的“奇葩”出現看似令人難以置信,但其背後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並不是所有站在風口上的豬都能飛起來。只有那些真正在更名的同時具備轉型實力、發展潛力的公司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投機分子最終只是賺得噱頭而已,最終留給資本市場的只有笑話。而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如果只是被這個充滿話題的名字所吸引而盲目追高炒作奇葩的話,很容易高位被套,最後遺憾地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許維鴻(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