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養老金投資運營問路:引入國外機構+投資海外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5-22 09:19: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面對養老金缺口,劃撥國資進行補償的聲音也越來越強烈。山東省政府近日正式劃轉3家省管國有企業30%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劃轉資本規模超過33億元。

  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繳費不足,財政補貼的方式能否持續尚待檢驗的背景下,問題的關鍵點再度落到養老金的投資運營方面。

  “單純靠國資劃撥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養老金缺口的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靠財政補償並不創造財富。”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副秘書長齊傳鈞在5月21日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圓桌年會——養老金與全球機構投資會議上表示。

  對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齊傳鈞表示,養老金的投資管理上,在引入國外投資管理機構的同時,基本養老保險金必須轉型走出去,投資海外市場,才能分享外國的人口紅利。

  但出於資金安全方面的考慮,養老金的投資範圍還非常有限。截至2014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累計結余已超過3萬億元。但根據相關規定,目前基金結余只能投向國債和銀行,保值、增值壓力巨大。

  而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其海外投資方式已日臻成熟。

  根據日本Okayama金屬和機械養老基金首席資訊官Yoshi Kiguchi的介紹,在日本的養老金投資構成中,有20%投入到國際股市,20%投入到海外固定收益與歐美國債等領域。

  另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到2013年底,芬蘭養老金海外投資佔比也達到七成,其中25%投資于歐元區其他國家,45%投資于歐元區外,其本國項目佔比只有30%。

  另外,在基金管理上,國外社會保障體系資金傾向於基金化管理的策略。比如美國401(k)計劃中的養老金投資佔比長期在90%以上,其中投資于股票、風險投資(VC)、私募股權投資(PE)等權益類産品的比例高達60%。

  但縱觀國內養老金投資,由於涉及到投資運營的權屬問題、中央和地方財權與事權劃分問題、投資主體等諸多難題和障礙,新的養老金投資運營管理政策尚未出臺。

  據了解,針對不同地區養老金存在存量(現有養老金規模)、增量(各省份養老金增加量)、變數(人口年齡結構、行業結構)的問題,監管機構正積極研究統籌管理的頂層設計方案。

  但由於國內資本市場與國外資本市場有很大的不同,養老金投資與管理並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經驗。在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看來,國內養老金與投資管理機構必須適應中國特有的市場環境才能做到長期、平穩、有效的收益。

  “相比于國外,國內市場的波動性比較強,在國內現金市場的資本回報率可能戰勝長期債券市場,比如寶寶類的現金管理,可以戰勝十年期債券的年化回報,這些都反映出國內市場的成長特性,也給養老金投資管理提出更多要求。”王忠民表示。

  而投資的關鍵在於能不能踩準最新浪潮中最快發展的大類市場的具體品種,這種市場環境下也給未來養老金投資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根據王忠民的判斷,未來中國的資産管理市場包括養老金市場會形成兩個局面,一是行業集中度會更高,會形成幾個具有行業研究、産品研發、宏觀政策研究能力的大型資産管理機構;二是在去中心化、去部門化的過程中,監管將全方位放開,形成開放式審慎式的監管形式。

  據了解,目前國內已有長江養老、國壽養老、平安養老、太平養老等幾家專業的養老保險公司,在企業年金領域發展規模已日臻壯大。銀行方面,目前工行、農行、光大等多家銀行同時具備託管人和賬戶管理人資格,而其他多數銀行僅具備其中一項資質。近日,市場再度傳出消息,建設銀行已獲得養老金公司試點資格,並有望在今年設立國內首家“銀行係”養老金公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